专访 | 蔡艺灵:完善绿色通道五个环节,为大脑争分夺秒

2018年6月8~10日,中国介入神经病学大会暨第14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ISS 2018)在南京国际青年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论坛聚焦当今脑血管病与神经医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共设立了10余个分会场,邀请了不同领域的众多权威专家共同交流最新前沿学术成果和临床经验。会议期间,医维讯有幸采访到我国神经内科著名专家、解放军306医院蔡艺灵教授,邀其就目前我国的卒中救治通道建设、支架取栓术发展等话题和大家分享其观点和宝贵经验。


医维讯:

对于卒中患者的抢救,时间就是生命。306医院依靠优秀的团队和快速联动的取栓流程,率先在北京市实现了脑血管病绿色通道。能否请您和大家分享贵院在脑血管病绿色通道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取得的成绩?

蔡艺灵教授:

我们医院建立的脑血管病救治绿色通道,是在医院将脑血管病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独立出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通院内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急诊流程;第二个环节是检验科、影像科等辅诊科室的流程;第三个环节是临床科室之间的对接沟通,包括导管室、麻醉科和神经内外科的对接;第四个环节是术后重症的管理;第五个环节是康复管理。

打通院内通道,提高了我们的救治效率和质量,接下来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让病人更加及时地到达医院,这就是为何需要进行院外沟通。首先要跟120、999等急救中心合作,他们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病人。其次在于中国患者的来源主要来自社区、家庭,所以我们又建立了社区的救治圈,对我们周边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救治圈里所有的医院和医疗单位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很简单,主要是FAST的评估,以及第一时间完成CT检查,有溶栓条件的就快速溶栓,没有溶栓条件的就送到能够溶栓或者取栓的单位。

在出院后的康复过程中,因为我们希望患者康复90天后能够达到mRS2分以下的预后良好水平。但从2015年到现在,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预后良好水平从最开始的56.9%下降到了46%,其原因主要在于患者年龄越来越大,合并的内科疾病较多,术后管理、康复难度较大。


医维讯:

支架取栓术的出现让很多患者和高危人群看到了新的希望,我们了解到,从2015年起,您就开始带领团队开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手术,结合您和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来看,您对传统静脉溶栓与取栓两种策略的选择持怎样的观点?

蔡艺灵教授:

目前在我国真正进行了取栓的患者数量还是相对比较少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公众对脑血管病的认知不够,包括很多三级以下的医疗单位或者说普通医疗单位医生在这方面的认识程度也不够,所以从1995年开始到现在将近20年间静脉溶栓的地位仍然没有变化。静脉溶栓的时间窗从3小时扩大到4.5小时,目前所有的大型试验都没有否定4.5小时之内要进行静脉溶栓这一基本救治方式,从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来看4.5小时内溶栓能将患者康复的机会提高35%-40%,而且时间越快越好。 “时间就是大脑”,能够最快实现并普及到基层医院的还是静脉溶栓技术。因为动脉取栓还是相对复杂,需要进行筛选,而且只针对大血管闭塞,因此每一级医院都可以做到溶栓,但是取栓却对医院、医生、患者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溶栓是治疗的根基。

2015年和2018年的多个临床实验放宽了取栓的时间窗,在6小时之内的溶栓是首要方案,但是在6小时之后的可能应在评价灌注和损伤程度的基础上以取栓为主。我们要根据指南的要求,同时结合我们的国情、各级医院的能力对每个患者做到全方位的管理。


医维讯:

优化急救流程是让患者尽快得到及时治疗的关键,您认为目前我国脑血管急救流程建立方面还有哪些问题?

蔡艺灵教授:

传统的救治流程包括从急救车到急诊室、到CT室然后再到导管室。而有最新研究将其简化为直接把患者从救护车送到导管室,基本上平均能节省15分钟时间,在5-6分钟之内让所有医生到位。研究结果显示最好是在2小时内行取栓术,每耽误一分钟就有190万个神经细胞遭受损伤。并且救治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时间、年龄、发病形式、输送方式以及团队是不是成功在几分钟内集合等等。中国医院的模式类型过多,越大的医院越难以推广这种形式的救治,因为大型医院结构复杂、分科太细,相对小的医院或者说相对来说学科不会过于细分的医院反而更能更好的通过这种形式进行患者的救治。现在已经有很多二级医院、中心医院,和相对不错的三甲医院能够实现这种模式,让患者尽快开通闭塞血管。

阅读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