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民:Tubridge®攻略--慢!慢!慢!

编者按:

2018年10月25日,由微创神通公司举办的“刚柔并济 所向披靡——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臻选发布会”在上海隆重召开。会议期间,上海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做了《Tubridge®攻略-释放关键技术与技巧》的精彩授课,医维讯特将精华摘要整理如下。

1.jpg

刘建民教授精彩授课

宝剑锋从磨砺出,Tubridge®作为一款最新研发的血流导向装置,需要认真学习并了解它的特点和优势,熟悉操作,慢慢积累经验,才能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微导管T-track需要“上”的足够远

2.jpg

自膨式支架释放的基本特点是靠它的自弹力退出导管以后,约束导管,然后靠自己的力量打开,其打开的形态和微导管的张力密切相关。

当载瘤动脉极度迂曲,Tubridge®在输送过程中阻力较大时,需回撤T-track张力,以减小输送过程中的阻力,微导管T-track“上”的足够远(至少30-50mm),就为回撤T-track预留了足够的长度和空间。

传统的支架在往前推送的过程中其网丝容易损伤血管内膜,进入穿支,而Tubridge®输送至靶定位置后,只需回撤T-track,无需前推Tubridge®,以避免裸露的导丝和Tubridge®头端在输送过程中损伤血管壁,将内膜损伤的风险降到最低。


“V”型头端能够避免“跳跃”现象

Tubridge®是镍钛材质,具有柔顺性、超弹性、变形性的特性。Tubridge®头端定位时,远端超过动脉瘤瘤颈边缘5-8mm即可将打开为“V”型状态,此刻不用充分打开,由于支架回撤定位时会产生阻力,“V”型状态能够避免回撤时出现“跳跃”现象。


支架释放:慢!慢!慢!

3.jpg

Tubridge®释放全程需特别缓慢,保持T-track“张力”与“前推”之间的动态平衡,使Tubridge®稳定释放贴壁。Tubridge®支架本身的金属覆盖率达到35%,释放时没有必要推密,保持正常的状态是最佳的。

4.jpg

当T-track头端mark点接近输送系统释放尾端Mark点时(距离约5mm),要回撤微导管T-track张力,释放Tubridge®尾端。尾端释放后,要把Mark点、微导管退开5-10mm,确保其与Tubridge®尾端完全分离。

当瘤颈较宽,Tubridge®难以跨越动脉瘤瘤颈时,可弹簧圈辅助(暂不解脱),用于支撑瘤颈处的Tubridge®释放。

Tubridge®尾端移位--Tubridge®释放完毕后,T-track头端Mark需离开Tubridge®尾端,拉直导丝使其行走在支架中间,避免T-track“卡”在Tubridge®尾端。


选择合适的支架规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5.jpg

Tubridge®支架的直径从2.5mm一直到6.5mm,是全世界直径覆盖范围最大的一款血流重建装置之一,其长度从10mm到45mm,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最长的。自然状态下,支架自膨后的直径要比标定的直径大0.5mm,长度会缩短约1/4到1/3。

阅读数: 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