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峰:Tubridge®在病变血管狭窄段的应用分享

编者按:

       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显著改变载瘤动脉及瘤内血流,使瘤内逐渐血栓机化、瘤体缩小,内皮细胞沿支架网丝生长,逐渐修复瘤颈,从而达到血管重建、治愈动脉瘤的目的。自2018年3月份上市以来,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为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也为更多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10月25日,由微创神通公司举办的“刚柔并济 所向披靡——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臻选发布会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冯文峰教授通过一例病例分享了该装置的应用体会,深入浅出地分享了Tubridge®在病变血管狭窄段的应用。(文末附精彩授课视频)

1.jpg

冯文峰教授精彩授课



病例介绍:

2.jpg

76岁女性,主因右侧肢体乏力2周入院,既往有脑梗塞、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外院MRI/MR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形成。

image.png

DSA示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形成,动脉瘤近端有局限性狭窄。

4.jpg

三维重建可见动脉瘤上端血管扩张明显。根据三维重建图像明确支架头端在大脑中动脉开始锚定,确定狭窄处支架能否完全打开,拐角处支架能否完全贴壁。



治疗过程:

5.jpg

载瘤动脉远端血管直径:4.16mm,近端血管直径:3.48mm,支架拟覆盖总长度约32mm。综合考虑,选择4.0mm×30mm Tubridge®支架。

6.jpg

支架导管到位后手推造影,支架到位后打开顺利,随后进行回撤锚定。

7.jpg

锚定后进行支架释放,前端打开非常顺利,过了狭窄段之后,怀疑打开不是特别好。

8.jpg

造影确认支架贴壁情况,发现血流明显减慢,提示支架贴壁不良,决定回收再释放。

9.jpg

10.jpg

将支架进行回收后再次释放,推拉结合,同时注意不要使支架卷曲。支架导管通过支架,半释放及释放后再次造影,可见支架显影良好,血流明显改善。

image.png

前后对比

image.png

术后即刻,瘤体内造影剂滞留明显。

13.jpg

Dyna CT示支架完全打开,贴壁良好。


总结

本案例中,Tubridge®密网支架打开不良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1)动脉瘤近端载瘤动脉狭窄明显;(2)狭窄段到虹吸弯距离较近,床突段成一锐角转折。最终术者通过反复推送支架保证了支架的良好贴壁性。至于患者合并动脉瘤近端动脉狭窄是否需要处理,需要根据血流动力学情况而定。

阅读数: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