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阳:Tubridge®支架使用初步体会

编者按:

血管内治疗已经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仍是治疗的难点,其操作技术的复杂和术后复发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应用于颅内大型宽颈动脉瘤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10月25日,由微创神通公司举办的“刚柔并济 所向披靡——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臻选发布会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汪阳教授通过两例病例分享了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的使用体会。

1.jpg

汪阳教授精彩授课


颅内大/巨大型动脉瘤的治疗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采用载瘤动脉闭塞术,即使是闭塞实验为阴性,缺血性并发症还是为4%-15%;

2.采用联合血管搭桥外科手术,可降低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操作复杂,致残率和致死率分别为0-7%、0-13%;

3.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其适应症和安全性均有所提高 ,但依然面临复发率高(20%-50%)、费用昂贵等不足。


血流导向装置带来全新的治疗

血流导向装置是一种自膨胀、编织的高度可变形网状支架,具有低孔率和高金属覆盖率的特点。其作用机制是重塑载瘤动脉,在瘤颈处提供阻力,减少进入颅内动脉瘤内的血流,并平稳地将其汇入载瘤动脉流出道,创造一个有利于瘤内血栓形成的血流动力学环境。


Case 1 左侧颈内动脉床突旁巨大动脉瘤

张X,女,48岁,左侧颈内动脉床突旁巨大动脉瘤。

2.png

术前对于动脉瘤近心端及远心端进行精确测量,便于选择尺寸更加合适的支架,为术中支架顺利打开、释放做好评估。

image.png

术前对动脉瘤大小也需要尽全面的评估,指导支架尺寸的选择。

术中影像如下:

4.jpg

5.jpg

导丝顺利通过动脉瘤,进入血管远端,将T-track送至M1、M2的分叉部。将导管输送到位是支架放置的重要基础环节,微导管近端要良好支撑,到位不要求太高,到位后稳定。缓慢回撤导管,可见导管于血管中走形良好,解旋顺利。适量打入造影剂,观察动脉瘤远端血管的灌注情况。

image.png

image.png

术中应用Tubridge® 4.0-35mm支架。支架打开时,注意控制张力,便于支架良好贴壁。同时,支架释放至管腔较大部位时,可适当进一步释放张力,避免支架过于短缩。

image.png

image.png

支架完全释放后,可见动脉瘤内血液滞留,呈现典型“半月征”,并于动脉瘤内填血管圈,分别为25*50、25*50、22*50三枚。支架释放过程中,无过多的推拉操作,支架释放顺利、完全。

image.png

image.png

患者术后造影效果良好。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术后3个月随访。


Case 2 右侧颈内动脉瘤

邱X,女性,58岁,右侧颈内动脉瘤

image.png

术前造影,评估动脉瘤远心端及近心端情况。

image.png

导管顺利到位。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定位后缓慢释放支架(Tubridge® 4.0*25mm),支架第一次释放位置偏高,担心支架不能完全覆盖载瘤动脉,遂行支架回收,拟将头端定位点下移行第二次释放。支架回收时,将支架送回导管,轻拉支架整体。

image.png

若支架释放不完全时,基于支架处于稳定状态时,可适当推拉,并进行尾部处理。此时,可见到动脉瘤内出现造影剂滞留。

image.png

image.png

术后可见到动脉瘤内明显的造影剂滞留现象,应用9*30mm、8*30mm血管圈填充。

image.png

患者术后造影效果良好,基本可达生物性治愈状态。


总结

基于支架良好的延展性能,为能术中做到支架的顺利打开,术前评估十分重要。支架选择需适当,定位要准确,导管到位后应有良好的稳定性。支架打开过程中应尽量操作简洁,调整适当的张力保证优异的贴壁性以及通过血管弯曲时良好的顺应性。

阅读数: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