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刚:打开一扇门 照亮全世界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专家访谈录(十二)

1.jpg

一不小心,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人生就此转折。

人生,就是不停地打开一扇又一扇门,在一扇扇门的穿越中,生活变得丰富而多彩。而有多少人,在一扇扇有形或无形的门前停住脚步,被永远阻隔在成功的大门之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副组长宋立刚教授勇敢打开了那扇门,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和惊喜。


拼着一股韧劲儿 才能执着前行

宋立刚小时候身体不好,经常发烧感冒,所以跟医生接触比较多,他对儿时逃避吃药跑出去被家长揪回来灌药的场景印象十分深刻。别人都说久病成医,宋立刚应该是“久病结医缘”。1990年他考取承德医学院,以“校学生会主席”毕业后留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一直工作到40岁。

说到40岁,宋立刚一再强调,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是一只无助的丑小鸭,在很多的关键节点上,都是一个又一个恩师带他走出困境,一路前行,他嘴里能迅速说出很多老师的名字:高燕军、柴锡庆、缪中荣……

机缘巧合下,2004年宋立刚跟着缪中荣教授在宣武医院进修学习神经介入,这次进修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他发现原来脑血管病还可以通过这么巧妙的方法来治疗。当时在颅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放支架,对好多医生来说是不敢尝试的禁区,但缪中荣教授是先驱者,“看他娴熟地做手术是一种享受。”

在进修的过程中,宋立刚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神经介入的种子,他要奔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学习。回到承德后,他顺利开展了几个第一次,第一例,但随着工作进行,想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由于平台限制,遇到瓶颈,这时,他明白了要想学习更多的知识,必须要走出去,提高学历、积累经验,找到好的平台,“毕竟基层的疑难杂症在好的平台有可能就是常见病。”他说。

进修经历改变了宋立刚的人生轨迹。通过进修,打开一扇门,然后心就野了,想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所以“四十而不惑”的宋立刚的“不惑”,是明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的事,于是,他便去做了。

40岁重新出来读博,跟着缪中荣教授做课题,2012年在读博期间,又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做访问学者…… 2013年毕业后,留在北京天坛医院。

40岁又出来读书,依然有热情,背后的艰辛和付出不难想象。

宋立刚说,学医是个学技术的过程,也是个进修的过程。学医很苦,必须得忍住寂寞,忍住苦。尤其基层医院的医生想学点东西更不容易,必须执着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所以每次他去基层院校讲学,看到那些爱学习的医生都打心眼儿里尊重。


把血管读懂看介入 才能叹为观止

宋立刚称赞介入技术为“远程打击最好的一种技术手段。”

比如靠近颅底的动脉瘤,手术开刀去暴露动脉瘤难度很大,要想治疗,必须把颅骨掀开,挖得很深去暴露它,还没有正式做手术,但暴露它的过程可能一天的手术量就全耗在这儿了。而且这个过程中,难以避免要损伤一些正常组织,这种损伤对病人来说是很大的。而介入治疗,从血管里走,把精细的微导管、微导丝放到病变部位做治疗,其他地方都不用打开,对病人损伤很小。介入的优势很明显。

对于取栓,那更是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在颅内血管急性闭塞的前几个小时,如果能成功把血栓取出来,患者往往能迅速好转。可以明确减少致残,让患者重回社会。对于慢性或者亚急性血管闭塞的病人,如果代偿不够,反反复复出现症状,病人甚至可能会进入一个比较快的老化阶段,50、60岁的人很快就会和70、80岁的人一样,出现痴呆、认知功能降低、生活不能自理。在这个基础上,如果用巧妙的手法,将导丝一点点通过去,放到真腔,再把血管通过球囊扩张,或者放置支架打开它,这是别的方法无法替代的技术,如果真正从头看,是一种叹为观止的感觉。

宋立刚认为,要想深入了解神经介入,读懂病情,必须要真正看懂、读懂颅内血管。现在虽然是循证医学时代,但服务老百姓还是靠经验医学,没有经验,很难读懂循证,所以循证和经验相辅相成。技术更是如此,隔行如隔山,如果没有真正把脑血管看懂,把造影看懂,往往就不会深入理解病症。可能进修医生初期就能克服的难点,有些医生一辈子也没有克服掉,就是因为根本没有完全读懂脑血管,所以架构是不饱满的,是支离破碎的。必须要在读懂血管造影的前提下,在脑海中构建立体架构,当脑海中的血管有了立体概念的时候,就很容易理解病症了。即使不做血管病做神经内科等其他疾病的时候也一样,只有真正读懂血管,才会提高层次学习其他疾病,这就是宋立刚认为的能把血管读懂最有意思的地方。

2.jpg


百科齐放 才能良性发展

“再有名的专家,浑身是铁,也捻不了几根钉。所以神经介入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和培养。”对于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宋立刚有自己的看法。

从行业来说,内科和外科只是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分出来的学科,介入科的出现,让外科和内科中间多了一个模糊地带,但医院里新型学科的出现必须依靠医生和医务人员之间的口碑,如果医院的医务人员都不认可这一学科,那就很难发展起来。但新型学科的发展必须有人牵头去开展,早期做介入的有放射科医生,有神经外科医生,有神经内科医生等等,这些医生结合到一起,将神经介入越做越专,就是学科良性发展的很好的补充。

3.jpg

宋立刚说:“希望除了介入学科,各个学科都能均衡发展,这样才能让老百姓真正获益。如果神经内科发展起来后,神经外科还很弱,一旦出现严重的问题,没有补救措施,手术安全系数就很低。所以对于很多想开展高精尖介入的平台来说,一定要想办法让各个相关学科共同发展,才能保证一项技术的顺利和安全。”

介入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也很重要。宋立刚表示,要让各地不从事技术的医生对介入有所了解,去真正帮助基层老百姓筛选病人。同时,除了介入科医生能把这项工作做好之外,超声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也能更专业地看懂血管、评价血管,把早期病人筛选出来,因为越早筛查出来,越早发现问题,可能预后就越好。

对于介入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有一系列的培训措施,宋立刚也有自己的“小窍门”。

“引进来”,在基层医院招进修医生来中心学习,针对不同病种、不同类别举办相关培训班。“走出去”巡讲,大范围培养和带动更多人开展这项工作,因为有的病人不适合转院,必须培养当地医生,才能让当地老百姓获益,这些工作利国利民。

同时,走近基层去讲课,宋立刚每次讲课的时候都要先了解基层医师的医学水平,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讲切合实际的内容。如果当地院长在,他就跟院长介绍介入专业的重要性。如果院长不在,只有主任和学生,他就从介入技术、操作方法,筛选病人方面进行讲解,以帮助提高疗效,建立口碑,造福老百姓。

人称四十岁为不惑之年,四十岁的男人,任谁说都已经到了中年,会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很多人的成长就此打住,不再进步。但也有一种人,让自己快速茁壮成长。在对宋立刚的采访中,笔者深切领悟了“四十不惑”的真谛,更明白了只要有追求有理想,努力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阅读数: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