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心腔内超声技术CARTOSOUND在国际上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和普遍,并且不断与新技术新术式相结合,开拓全新的应用领域,迸发创新的科研思路。CARTOSOUND于2015年在中国上市以来,获得了无数中国临床专家的认可,“无铅无挂 睛采安心”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心腔内超声带教专家们携CARTOSOUND技术走遍全国,传授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各地术者一起累积为四千名患者解除病痛。CARTOSOUND护航下安全绿色电生理的理念也顺应国际学术潮流,令中国医生站上国际舞台。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三维心腔内超声技术的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吸引了众多专家竞相探索。值此风光别样红的六月天,第一届三维心腔内超声技术国际高峰论坛6月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国内外临床专家共同探讨三维心腔内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分享各中心经验和术式,讨论热烈,会场座无虚席,专家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会议非常荣幸地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马长生教授致开幕词。马教授首先对远道而来的两位外宾——来自德克萨斯心脏中心的Dr. Horton和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的Dr. Akar表达了欢迎和感谢,他十分认可ICE提供实时高分辨率解剖信息,有效识别手术并发症等优势,认为在房颤中能发挥重要作用。ICE在国内逐渐普及,对病人,医生和医护人员意义重大。马教授表示安全倍增是国内医疗人员努力的方向,要用十倍努力提高安全性。
随后马长生教授、Dr. Horton、Dr. Akar、中国心腔内超声带教专家代表蒋晨阳教授、龙德勇教授、范洁教授、李绍龙教授,以及强生医疗超声团队Leader 李明瑜女士共同点亮标有CARTOSOUND 4000的中国地图模型,寓意庆祝CARTOSOUND在中国上市以来已累积服务4000位患者,并启动三维心腔内超声技术巡讲,希望在心腔内超声带教专家的带领下,把这项技术传播普及到全国各地。
心脏内超声技术在国外已是常规应用
Dr. Horton教授的发言开启了整整一天充实的学术之旅。他分享了丰富的三维心腔内超声技术在房颤和室速中的临床应用经验,如指导房间隔穿刺、构建肺静脉、术中监测并发症、观察组织密度变化和血管狭窄等。严谨治学的作风和丰富的应用经验获得在场专家的一致好评。
Dr. Akar用形象直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大家传授如何使用CARTOSOUND技术降低房颤手术中的射线辐射,以及非常实用的操作技巧,如在哪些体位怎么打扇面可以看到有意义的结构,他把ICE比作法拉利,如果只用来穿刺房间隔太大材小用了,还可以构建食道、合理设计消融线以避免食道损伤、监测血栓等提高安全性。最后他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大家使用心腔内超声初期看似会延长手术时间,但是熟练掌握以后能给手术带来极大的价值,阐释了“慢即是快”的道家哲理。
心脏内超声实现安全的绿色电生理是国际趋势
由范洁教授、吴永全教授和尹晓盟教授主持的房颤专场中,来自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张曦教授和来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周根青教授分别阐述了两种不同的超声建模方法,分享实用的操作技巧。张曦教授指出超声导管进左房6步法即可构建饱满左房以及食道短轴,周根青教授推荐使用CT Merge和超声模型融合的方法,简单快速,对于特殊结构的心房非常有帮助。有研究表明Merge指导消融比单纯三维消融远期成功率要高。
来自浙江省邵逸夫医院的于路教授分享了三维超声直视下穿刺房间隔的经验,坦言超声学习初期有一定的学习曲线,熟练以后完全可以实现零射线下90分钟之内完成房颤消融手术。
最后浙江省台州医院的葛卫力教授分享了他从不信任超声到熟练掌握CARTOSOUND之后半年没有穿过铅衣的心路历程,超声助力零射线的房颤手术流程引起在场专家的热烈讨论。
新的影像学工具带来标测思路和消融方法的革新
下午的室性专场由李学斌教授、薛玉梅教授、李康教授和胡宏徳教授主持。浙江省邵逸夫医院的刘强教授首先分享CARTOSOUND在流出道室速中的应用。他用详实的解剖图片和丰富的实战病例一一阐述心腔内超声的优势,指出在判断右室流出道瓣上还是瓣下,以及瓣上结构变异等复杂手术中,三维心腔内超声非常有优势。对于指导贴靠和导管到位也非常有帮助,对于GVC、AMC起源的病例心腔内超声的优势更大。
来自昆明延安医院的李绍龙教授分享了他在乳头肌手术中的经验,称赞CARTOSOUND对于乳头肌的建模非常清晰,对于标测位置和贴靠情况都十分清楚。尤其对于起源于乳头肌之间来源的室早,指导和判断导管到位非常有帮助。他特别指出二维超声学习难度较大,但结合三维立体模型以后超声的理解就十分简单。
北大一院的李康教授也分享了她前不久的一个精彩病例,最初因阻抗过高无法放电,超声直视下看到消融导管插入密集发达的腱索中,术者解除射频仪阻抗上限并使用高流量冲刷后使得消融能量得以释放,准确命中靶点。新的影像工具确实可以影响和改变手术的标测思路和消融方式,做到明明白白标测,踏踏实实消融。
绿色封堵的中国术式引领国际潮流
谢瑞芹教授和储慧民教授主持的绿色左心耳封堵专场热闹非凡,来自宁波市第一医院的杜先锋博士分享CARTOSOUND指导下左心耳封堵LOVE术式,指出ICE能完美解决TEE 135°图像不清楚的问题,降低射线量、减轻患者痛苦。最后感慨从4G到5G的演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期待ICE给介入手术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易甫教授则介绍CARTOSOUND指导下的房颤一站式治疗方法,指出CARTOSOUND可以实现精准左房建模、精准前庭定位、指导房间隔穿刺、观察左心耳形态、术中实时监测心包、指导封堵器释放和评估封堵器稳定性等优势,避免全麻和食道插管的痛苦和等待时间,达到“守护心境界”。
谢瑞芹教授称赞ICE指导下的左心耳封堵虽然应用较晚,但优势很大,具有造影剂少,射线少,评估更直观清晰等特点。储慧民教授以全三维为鉴,指出ICE指导下的绿色封堵具备可持续推广的大好前景。
肥心消融疗效显著,仍需进一步探索并达成共识
会议最后的肥厚性心肌病消融专场由易甫教授和贾玉和教授主持,上海市胸科医院的张宇教授从文献角度详细介绍了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的几个临床研究,指出目前该领域研究较少,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结合他们中心的经验推荐STSF导管可达更好的消融效率。厦门心血管病医院的常栋教授和郑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陶海龙教授分别从各自中心的临床经验出发分享了他们在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治疗上的心得体会,常栋教授用一对同患肥心病的父女迥异的就医经历感慨不同的治疗方式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指出CARTOSOUND指导下的导管消融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式。陶海龙教授用图例详列了各种位置不同的梗阻类型,指出梗阻位置偏流出道的类型消融效果最好,即刻压差下降最大。
第一届三维心腔内超声技术国际高峰论坛圆满结束,衷心感谢专家们对三维心腔内超声技术发自内心的认可和自发推广的热情。超声心动图是心血管专科中仅次于心电图的另一大知识体系,在国外,超声心动图始终隶属于心血管内科,在美国,心血管专科医生都要经过规范的超声心动图培训。但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凭借各位专家教授的智慧,研发心腔内超声的创新术式,降低射线辐射与铅衣负荷,保护医护人员,服务更多患者。同时建立行业规范和培训体系,使三维心腔内超声技术能被更多术者接受和掌握。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将来每一位电生理手术都能有心腔内超声的保驾护航,每一位心血管医生都是超声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