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IN2021|精彩回顾:志怀高远提新问,行接地气授以渔

微信截图_20211026092150.png

经过20年的砥砺前行,OCIN在神经介入领域从初具规模成长为连线全球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届大会主题——泛血管理论和脑心同治,顺应了医疗领域发展方向,为高发态势的心脑血管病防治带来曙光。此外,本次大会就动脉瘤、AIS、颅内外狭窄、脑血管畸形等多个病种展开深入交流,同时在人工智能、学科发展方向、基础培训、卒中护理、神经康复等多方面进行研讨。本次会议邀请到国内神经介入领域老中青学者汇聚一堂,共同进行了全天的学术分享。下面让我们来回顾全天精彩纷呈、黄浦江畔视听极致的学术盛宴!

主会场
图片
我如何做

洪波教授在本环节系统探讨了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从颈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评估、介入器械选择、手术策略等方面分享了个人的宝贵经验,并与现场参会学者进行了问答互动,学术火花交相碰撞,让人回味无穷。

图片

图片


神经介入新方向

方向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洞悉神经介入的最新进展,能更好地指导我们开展临床工作,以问题导向为不变的学术主线,OCIN2021神经介入新方向论坛应用而生。


论坛伊始,刘建民教授带给我们的题目是脑血管创伤诊疗,提出从血管损伤的角度研究颅脑创伤、以血管重建的理念治疗颅脑创伤,从而进一步提高颅脑创伤的救治效果。Pedro Lylyk教授提出通过血管内介入的方法治疗脑积水,并详细介绍了初步尝试的临床结果。Hal Rice教授详细汇报了神经介入机器人的最新进展,提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系统在我们未来的医疗工作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Timo Krings教授介绍了血管内介入治疗特发性颅高压的适应症、介入器械选择、操作要点等。最后Adnan Siddiqui教授和我们分享了血管内功能影像技术,详细介绍了IVUS、WADA、Pressure Wire、OCT的最新研究进展。

大师论坛

开幕式结束后,学术论坛进入最高潮环节——大师论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聆听大师的声音。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周良辅院士在线上向我们详细讲述了未破裂动脉瘤的防治之道,强调在提高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安全性和疗效的同时,更应积极预防脑动脉瘤的形成、破裂和增大。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带来了题为《泛血管疾病发生机理与防治的新认识》的演讲,讲授了泛血管疾病和泛血管医学的概念,对动脉粥样硬化这一共同机理,从影像学、组织学、细胞学、分子学等多维度探讨,高屋建瓴地指出脑心同治的重要性。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教授讲述了系统医学的概念,系统医学的核心是恢复稳态。与传统思维模式比较,系统医学在预见性和解决复杂问题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教授向我们介绍了远隔缺血预适应理论深刻诠释了临床医生创新转化的重要性。

新技术、新产品

小巧巧于技,大巧巧于器,新技术和新产品是医学进步的最大推动器。各种介入新技术和新器械,让人眼花缭乱,也再次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新技术、新产品,源于临床,最后服务于临床,临床医生应发挥创新的主观能动性,让新技术、新产品源源不断。

前沿热点:是否跨越静脉溶栓

针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是否跨越静脉溶栓直接动脉取栓一直是神经介入界悬而未决的问题。学术争论,越辩越明。针对此问题,继DIRECT-MT研究,先后又有4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发表, OCIN2021前沿热点论坛召集5大研究PI,视频连线,针对研究中的争议作了激烈的学术碰撞,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会议最后杨鹏飞教授汇报了DIRECT-MT的亚组研究结果,并指出临床研究的目的最终是指导临床实践、更好地为患者服务,5大研究结果有差异,说明精准治疗的重要,如何精确定位这一部分患者可能是下一阶段的重点,同时期待月底的DIRECT-SAFE研究的发表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答案。

微信图片_20211026132338.png

微信图片_20211026132341.png

微信图片_20211026132350.png

微信图片_20211026132357.png


机械取栓:焦点和争议

血管内治疗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如火如荼,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困扰着我们,基于此,OCIN2021机械取栓焦点与争议论坛成功召开。国内外学者先后汇报了当前机械取栓的核心问题:远端血管和后循环是否取栓、超时间窗是否取栓、支架取栓和抽吸取栓的选择、血管再通中抗栓药物的选择、围手术期血压管理、麻醉方式选择等等。学术汇报、现场问答、主席总结发言,学术的火花在有限的时间无限激发着我们去思考。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相信,一如DIRECT-MT研究,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证据来解决这些争议,为世界带去中国声音。

热情洋溢的主会场演讲虽已结束,但中国声音仍在世界同道的耳中久久回荡。接下来是对颅内动脉瘤的精彩回顾。

颅内动脉瘤

图片

随着介入技术日益进展,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动脉瘤治疗高手分别从血流导向装置(FD)的临床应用,各种栓塞技术的临床应用以及特殊类型动脉瘤的介入治疗三个方面,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难忘的饕餮盛宴。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毛国华教授讲解到,FD治疗依据适应症使用时效果肯定,适应症以外的病例中,夹层动脉瘤初步效果良好,而血泡样动脉瘤使用时建议加圈,分叉部动脉瘤效果目前尚不确定。


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的吕明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不同FD的性能差异和临床选择,对于国内目前应用的三种主要FD,Pipeline基本覆盖了所有动脉瘤治疗,但是长度比较短。长海医院周宇教授总结道,要选择合适的尺寸,准确定位覆盖瘤颈,并全程缓慢释放,必要时分段释放、推拉结合,释放后借助DSA、DynaCT等及时判断释放位置。西京医院郭庆东教授强调到,FD治疗中需要用中间导管建立良好通路,要保证支架释放后充分贴壁,对巨大宽颈动脉瘤在瘤囊内可适当填圈提供支撑力,同时要充分考虑支架短缩等因素。最后,齐鲁医院的王云彦教授讨论了FD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问题,FD的并发症不容忽视,术前评估、预期手术中出现的困难问题非常关键,如何预防巨大C1C2段动脉瘤术后出血仍是个难题。


华山医院顾宇翔教授从弹簧圈类型的选择,栓塞技术的选择,微导管塑性的要点和未来AI辅助塑性的发展方向,以及动脉瘤治疗新技术等多方面讲解。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虞军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临时辅助栓塞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要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形状,与周围血管的比邻关系等因素个体化的选择栓塞策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高歌教授为我们深度剖析了激光雕刻支架的优势与选择因素,激光雕刻支架操作简单,是初学者的首选。长海医院赵瑞教授为我们总结了编织支架的优势与选择因素,编织支架适合颅内小型动脉瘤,从病人病史、动脉瘤是否破裂、载瘤血管和分支血管情况以及动脉瘤特性等多方面考虑,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来自宣武医院的何川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复杂支架技术在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对于越来越多的复杂动脉瘤,利用“灯笼技术”、“穹隆技术”等充分保护分支血管,使用T或Y支架拓宽动脉瘤治疗指征等。


最后一节,对于各种特殊类型动脉瘤的治疗,专家们分享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东方医院赵开军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策略和技术解析,华西医院王朝华教授提供了血泡样动脉瘤治愈率提高的方法,上海长海医院黄清海教授分享了他对于处理PICA动脉瘤中各种困难与挑战的理解,来自上海长海医院的方亦斌教授讲述了他对于动脉瘤合并载瘤动脉狭窄时的担忧与平衡策略,最后弋矶山医院的李真保教授讲解了提高微小动脉瘤栓塞疗效与安全性的方法


上海长海医院的赵瑞教授分享了1例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本例患者左侧椎动脉存在两处狭窄和一个夹层动脉瘤,且血管条件较差。赵教授决定先行椎动脉开口成形,以便于建立治疗夹层动脉瘤的通路。达到目的后再行血管重建及夹层动脉瘤的栓塞。最终应用两枚激光雕刻支架辅助弹簧圈完成了本次治疗。各位专家分别就动脉瘤合并载瘤动脉狭窄是否应用球囊扩张及其潜在风险和椎动脉困难通路建立策略的方面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来自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的范锋教授带来了1例FD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本例患者存在右侧后交通动脉瘤以及右侧MCA上干起始部动脉瘤,经一期行治疗交通动脉瘤后处理MCA动脉瘤,最终选择FD植入术治疗该MCA动脉瘤,但术后患者继发肺栓塞及脑梗。范锋教授分析了导致并发症的原因,并介绍了该教学病例的术前准备、手术要点及术后管理方案。各位教授分享了氯吡格雷抵抗的处理方案及预防血栓形成的经验。

介入技术的日益进展,使颅内动脉瘤前沿手术的展示成为一场饕餮盛宴,让人欲罢不能。下面让我们的目光聚焦到颅内狭窄,期待专家们对这一疾病解决有了新的突破!

颅内狭窄

图片

第一节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万杰清教授带来题为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的精彩演讲。北京天坛医院的高峰教授首先介绍了球囊导管器械的基础知识和术中操作的注意事项,随后介绍了几种球囊导管除了在扩张血管以外的如球囊锚定和球囊辅助等多种优越性,最后对颅内血管球囊成形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在介绍了球囊成形术后,吉大一院的王守春教授就颅内动脉的支架成形术的现状进行了进一步介绍,并结合相关病历,对支架成形术常用的支架和相关器材、手术要点和技巧进行了介绍。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张涛教授通过对SAMMPRIS 研究的进一步解读,对颅内狭窄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进行了介绍。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通过既往多例围术期并发症的病历,张涛教授从出血和缺血并发症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对如何防止提出了诸多宝贵的经验。最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洪波教授,对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中外对于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的演变和争议进行了系统介绍。

第二节

接下来的第二节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郑洪波教授通过文献回顾和病历着手,结合自身经验,介绍了在基底动脉狭窄中如何预防、减少穿支事件的发生。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张勇教授介绍了颅内动脉累及分叉部位病变时,同样从术前和术中两个角度进行了介绍,术前需要从更好更全面的影像学和功能学,术中通过预防、不同的支架植入策略以及补救措施。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张锦华教授对后循环椎基底动脉闭塞从开通的必要性、可行性、安全性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磊阐述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发生原因,以及如何进行预防和处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韩巨教授,通过视频直播为我们分享了药涂球囊在颅内动脉狭窄中的应用,认为药涂球囊具有高安全性、再狭窄风险低、双抗时间短等等诸多优势。

颅内狭窄疾病的介入治疗已经取得飞速发展,今非昔比的成果使国内外术者为之振奋。下面带来的是学者们带来的脑血管畸形领域的成果回顾,让我们一起期待。

脑血管病畸形

图片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赵文元教授从多角度讲述了动静脉畸形分型,从Spetzler分型到Lawton对前者的补充分型,立体定向分型,Pollock- Flickinger放射外科分型,Vinuela分型,Willinsky分型,Bell分型等。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的邓剑平教授讲述了动静脉畸形危险结构的识别与靶向治疗,突出强调了血流相关性动脉瘤,动静脉瘘样结构作为“靶”而成为栓塞的重点,可以降低36%的出血概率。但是,邓教授最后也总结道:脑动静脉畸形应该已完全治愈性栓塞为目标,靶向栓塞是针对于特殊情况不能进行治愈性栓塞或风险很高的患者。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李聪慧教授经动脉入路动静脉畸形栓塞,从多个文献分析了动脉入路栓塞术的适应症,强调了从供血动脉到引流静脉,随后倒灌周边供血动脉的手术路径。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强教授分析了经静脉入路的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强调了术前要对畸形团结构精准分析,术中在静脉使用高压锅技术时需要更致密的弹簧圈栓塞。河南省人民医院的白卫星教授讲述了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在如今神经介入快速发展的时代,介入栓塞后的各种并发症层出不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张琪教授讲述了硬脑膜动静脉瘘分型详解及临床意义,强调预测临床侵袭性的主要因素是皮层静脉引流。并通过多个病例分享更详细地解释了各个分型的使用及意义。


接下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昌伟教授分享了前颅底DAVF的影像解剖特征及介入治疗技术要点。同时强调了在栓塞术后应注意辨认视网膜中央动脉及双侧动脉穿刺时事关注瘘口血流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张鹏教授讲述了海绵窦区DAVF的解剖学特征及介入治疗技术要点。根据海绵窦区的解剖特征,将海绵窦区DAVF分为七大类,治疗首选更安全的静脉途径。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吴琪教授分享了天幕区DAVF的影像学特征与介入治疗技术要点。治疗上首选动脉途径,通过静脉窦球囊保护技术及静脉窦开通成形技术通常能有较好的疗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李强教授分享了枕大孔区DAVF的介入及手术的诊疗策策略。李强教授认为可考虑静脉入路或开颅手术的方式治疗。

脑血管病畸形领域的前沿进展让人目不暇接,给无数的病人带来更多战胜疾病的信心!接下来让我们将目光转向人工智能,一起探寻智能AI为医疗事业注入了哪些振奋人心的力量。

人工智能论坛

图片

复旦大学类脑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王鹤教授分享了脑血管影像学智能相关的定量分析,从5个方面进行阐述高场强在血管成像上的优势,以及脑血管灌注成像动态影像相关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清华大学信息处理研究所冯建江教授带来了颅内动脉瘤的人工智能分析的主题解析,主要通过图像及影像学分析对数据进行提取,对关键点进行配准,定量分析脑血管疾病的血管解剖特点。北京理工大学的陈端端教授介绍了血管生物力学与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提出当前影像模态信息有限,诊疗方案依赖经验,亟需科学规划。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范向民教授阐述了人工智能在神经功能定量评价中的应用与价值,说明了当前科技的快速发展,从算法算力的角度目前科技已呈指数级增长。Adnan Siddiqui教授介绍了当前血流动力学与人工智能的现状与趋势,说明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软件预测额外增加的器械对血流动力学的wss的影响。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石锋博士介绍了急性缺血性卒中:一站式人工智能评估,对于患者的影像学数据,经过级联的编码解码网络用于精准分割,采用对称性网络用于特征比较及评分预测。


来自南京景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腾中照博士分享了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易损性定量评估:从影像、血液动力学到人工智能,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斑块破损的可能性大小及斑块位置与其破损风险之间的关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蔡云鹏研究员分享了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卒中预防与康复,展望未来将会实现基于全维度健康大数据的闭环精准健康干预。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李晨光教授汇报了人工智能与血流动力学在泛血管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泛血管疾病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对于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全面评估具有多模态、多维度的评估,同时通过影像学可以评估疾病发展的各个时期。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统计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朱明欣教授进行了人工智能在颅内动脉瘤诊疗应用中的案例分享,提出了在人工智能诊疗中如何进行,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明确患者哪个病灶需要手术、如何更安全的实施手术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李轶教授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诊疗的应用案例分析,提出了现阶段卒中诊疗流程执行的困难选择,人工智能结合影像学检查可进行自动评分。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磊教授分享了关于人工智能和功能学在颅内缺血中的应用研究,同时提出对早期SAMMPRIS研究的争议点,阐述了通过DSA影像结合人工智能对FFR进行计算,与现有FFR导丝进行比较。


不断深入探索的专家们为我们热情洋溢地讲述了人工智能为神经介入领域带来的新发现、新思路和新成果。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发展为医疗事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今日的大会内容回顾线上线下结合,OCIN平台汇集了全世界新的经验、知识和产品,通过全世界同道间的学术交流,使我们国家整个的心脑血管病防控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的国际学术组织融入到OCIN进行交流、进行讨论,促进医疗事业的继续发展。

阅读数: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