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IN 2022丨许奕:从理念到实践,从技术到器械,展示世界水准

OCIN 2022

2022年12月15日-18日


“展示世界神经介入最新治疗理念、最好技术、最好方法、最好器械,是OCIN发展不变的主题。”

2022年12月15日-18日,东方脑血管病大会2022(OCIN 2022)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大会执行主席许奕教授接受严道脑血管频道专访,剧透了此次会议的重点内容,以及会议历经21年发展的坚守与创新。

有特色,有热点,有创新的OCIN

许奕教授告诉我们,神经介入的进步,离不开同时代影像学、材料学的进步和神经介入理论、技术的进步。因此,在OCIN的平台上,凝聚了国内外最先进的学术理论和实践,最先进的学术研究成果,最先进的神经介入器械展示。

1.

关注缺血性卒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许奕教表示,“今年大会从会议的内容占比来讲,缺血性卒中已经占到半壁江山,甚至是更大的份额。这种转变也更加符合健康中国2030战略需要。”

随着我国疾病谱的变化,脑血管病(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位致死因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80%左右。疾病谱以及治疗方式的转变也对学术会议带来了影响。

实际上早在十数年前,长海团队敏锐地感知到了变化,在OCIN大会上进行学术讲座,呼吁大家对缺血性卒中更多关注,此后一直走在全国卒中防治的第一线。

作为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示范基地”,长海医院是首批获得“脑防委”认证的“高级卒中中心”,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跨学科的“脑血管病中心”,“长海模式”的区域一体化卒中救治体系在全国各地广泛推广。

在缺血性卒中科研领域,长海团队的成绩有望改写指南并指导临床实践。2020年刘建民团队牵头完成的DIRECT-MT研究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公开发表,这是中国脑血管病介入领域首个发表于临床医学顶级期刊的高质量RCT研究。近日,刘建民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上发表“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成功再通后强化降压控制的研究”结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再通后血压管理提供了高级别证据支持。

2.

关注国产医疗器械,助力民族创新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里,中国神经介入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们是神经介入大国,但还不是神经介入强国,要实现这种质的转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鼓励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医疗器械国产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正逐步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实现升级。长海团队在医工结合创新模式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今年的OCIN大会也将“民族创新”理念提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许奕教授表示,长海团队参与研发,拥有刘建民教授核心专利的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将在大会期间正式“亮相”。据悉,这是国内首款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采用“球囊+微导管”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球囊扩张功能及输送颅内支架。

“从临床上看,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大幅简化了术中操作步骤,有效避免了以往需要多次采用交换导丝技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另外,手术步骤的减少,还将缩短该手术的学习曲线,可以使医生更快地学会该手术。”从而为更安全有效地治疗颅内动脉狭窄这一国人常见病提供有力支撑。

许奕教授强调,就目前的国内现状而言,医工结合仍是一种尚在探索阶段的创新模式,其中仍有诸多痛点亟待解决。长海团队未来也将积极参与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生态建设,完善与企业共享创新成果等机制,推动更多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实现从0到1的“质变”。

3.

手术直播:14家国内中心与1家国外中心“实力加盟”

从2001年首届会议开始,手术直播一直是OCIN最大的特色与亮点之一。与传统的学术讲座不同,手术演示可以带领参会者“身临其境”,直面临床第一现场,学习实战操作技巧,并且在穿插其中的专家团讨论中,提升自我眼界,学习“大师思维”。


今年的手术直播更是高标准,高规格。邀请了14家国内中心与德国埃森克虏伯医院深度参与,80位业内顶尖专家参与讨论。共计将演示40台具有代表性的神经介入手术,涵盖了颅内动脉瘤、AVM、DAVF、狭窄等经典病例,更有国产神经介入手术机器人手术演示。


许奕教授看来,手术演示是交流经验、碰撞智慧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历年来OCIN的手术直播也代表了当下全球神经介入领域最高学术水平。“我也期待今年的OCIN可以获得大家的欢迎与认可,期待通过OCIN可以让全世界更多的神经介入医生携起手来,推动脑血管诊疗技术向前发展,造福更多的患者。

阅读数: 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