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心知著 | OCT与冠脉造影指导下NSTEMI患者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疗效对比研究

健心知著

2022.11.30

第221期

upfile

OCT与冠脉造影指导下NSTEMI患者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疗效对比研究

微信图片_20230224191443.png

刘健、李兴丽、聂文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健心荐语

生物可吸收支架(BRS)可在病变扩张后为冠状动脉提供短期支持,可有效预防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可吸收镁合金支架(MBRS)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应用价值仍待研究。

文章介绍

本研究旨在比较NSTEMI患者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冠脉造影指导下MBRS植入术后6个月冠脉的愈合情况。本文于2021年12月发表于Cardiovascular Revascularization Medicine杂志。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前瞻性研究,研究者连续纳入18-80岁,因NSTEMI入院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受试者的冠脉病变需满足以下要求:不存在严重钙化病变,且适宜植入MBRS(2.75mm≤冠脉直径≤4.0mm)。

受试者以1:1比例被随机分配到OCT或冠脉造影指导下MBRS治疗组。在OCT组中,提示需要额外干预的标准包括:(A)支架扩张不足;(B)支架移位;(C)支架边缘剥离;(D)近远段冠脉狭窄残留。(图1)。

微信图片_20230224191450.png

图1:需额外干预的OCT图像

研究者依据OCT结果定义PCI术后冠脉愈合的不同阶段(图2):(1)支架异位;(2)支架表面无组织覆盖;(3)支架突出且表面覆盖;(4)支架嵌入且表面覆盖;(5)完全愈合。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术后6个月的冠脉愈合情况。

微信图片_20230224191454.png

图2:冠脉愈合阶段的OCT图像

研究结果

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研究者共招募75名患者,受试者以男性为主,平均年龄61岁,糖尿病患病率较低。随机分组后,37名患者在OCT指导下进行PCI,而38名患者在冠脉造影指导下进行PCI,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基本一致。

MBRS植入后、PCI术后即刻及6个月后的OCT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OCT与冠脉造影指导的PCI术后冠脉愈合阶段没有显著差异(4.6 VS 4.5,p= 0.54)。

微信图片_20230224191459.png

表1:MBRS植入、PCI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OCT测量结果

研究者发现,与PCI术后即刻相比,术后6个月患者冠脉管腔体积(TLV)呈下降趋势(OCT组:158.6±45.2mm³ VS 131.5±50.3mm³,p< 0.01;冠脉造影组:141.2 ±44.4mm³ VS 136.2±42.5mm³,p=0.40),其中OCT组患者TLV显著下降,但两组患者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另外,PCI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冠脉最小管腔面积(MLA)均显著降低(OCT组32.3%,p<0.01;冠脉造影组21.3%,p<0.01)(表2)。

微信图片_20230224191503.png

表2 :PCI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OCT测量结果

结  论

在NSTEMI患者中,与单独冠脉造影相比,OCT指导下MBRS植入术后冠状动脉愈合模式无明显改善。

点评

该研究首次针对NSTEMI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探索了OCT指导下MBRS植入术后冠状动脉的愈合模式。研究证实,应用OCT侵入性方法并未改善冠脉的愈合模式。另外,结果表明术后6个月OCT组患者MLA和TLV下降更为明显,可能与OCT过程中重复的病变扩张相关。

研究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仅纳入75名患者,样本量较少,统计结果可能存在II型错误。另外,BRS作为新兴技术,相关影像学指标尚未达成共识。最后,研究者以1 mm间距分析冠脉节段,可能忽略MLA等的微小改变。


阅读数: 106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