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黄浩辉:两岸交流有助神经介入治疗取长补短

编者按:

2018年8月17~19日,第三届颅内支架专题国际研讨会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隆重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内外多家研发和应用颅内支架较多的中心、机构和医院的相关专家,围绕颅内支架相关问题进行学术讨论。会议期间,医维讯有幸就两岸神经介入治疗交流情况及个人经验等话题对台湾林口长庚医院的黄浩辉教授进行专访。

微信图片_20180827133121.jpg

黄浩辉教授学术讲座风采

医维讯:

第三届颅内支架专题国际研讨会邀请了很多像您一样的高水平专家做报告。通过参加这种两岸的学术交流,您对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的神经介入治疗发展现状如何评价?两岸各有哪些特长和优势?

黄浩辉教授:

台湾地区神经介入治疗大概在1990年左右开始发展,比大陆略早。刚开始我们的仪器和技术算不上有特别的优势,而且台湾地区人口基数不大,病例数量也不多,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就是比较细致。大陆开展神经介入治疗的时间虽然比台湾晚一些,但大陆人口基数大,患者量多,发展较快。此外,大陆地区中青年医师多,活力强,用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话说就是“Stay hungry”,即求知若渴。所以海峡两岸交流可以说各取所长,我们学习大陆的临床经验,大陆学习我们在仪器、术前评估等方面的细致。

另一方面,台湾最早发展的是放射科,而大陆这边是神经外科。正如刘建民教授提到的那样,随着学科进一步的融合,越来越多不同背景的医师如放射科、神经外科的医师加入我们神经内科的研讨会。最近我经常来大陆交流经验,收获颇多,也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医维讯:

本次大会上,您对自己的颅内动脉瘤支架应用经验进行了详细报告。您认为有哪些关键点特别值得其他术者注意和借鉴?

黄浩辉教授:

首先我觉得基础很重要,比如影像的判读,把握治疗的时机和方向等。我们最早使用的颅内动脉瘤手术工具是神经外科的夹闭,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比如介入手术越来越多,手术工具也在不断更新。介入治疗早期我们使用弹簧圈来治疗,但动脉瘤形态各异,比如宽颈动脉瘤,用弹簧圈手术不一定能顺利完成,这时候我们需要用到支架辅助治疗。所以在制定手术策略时,第一我们要考虑患者病情,第二要熟悉工具的特性,不能一概而论。

近几年,血流导向装置开始流行。国际上大概2010年开始使用,台湾是从2013年开始。所以这次会议我进行的这一讲题,也是想分享我们台湾医师在这方面四年来的经验,包括对动脉瘤的认识、治疗方法、预后等。当然,大陆人口基数大,患者数多,相信发展的速度一定会比我们快。


医维讯:

我们了解到,您本人是一位放射科主任医师,颅脑神经影像学诊断是您的专长。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在进一步促进颅内支架技术广泛开展方面,影像学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取得提升和突破?

黄浩辉教授:

正如我刚才提到的,大陆发展最早的是神经外科,所以相对来说对影像的敏感度较差。但是现在介入手术都用血管造影、磁共振等手段辅助疾病判断,所以提高影像判读水平,对手术策略的制定,术后患者预后,都是非常有利的。

我本人作为放射科出身的医师,想说的就是现在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不管是什么背景出身,都要多学习,多了解,诊疗时要有宏观的概念,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学科。所以作为神经内科医师,除了掌握神经内科的治疗手段,也要了解神经外科,因为每种治疗手段都有它的局限性,当介入治疗没有办法处理的时候,可能就需要神经外科团队的协作。放射科医师也需要加强临床方面的知识。


医维讯:

厦门长庚医院在“卒中中心”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能否请您通过自己与大陆医院的合作经历,谈谈如何更好开展两岸的学术交流,造福更多的患者?

黄浩辉教授:

早期大陆跟台湾基本只有学术会议,没有实操方面的交流。但是实操很重要,就像想成为大厨不能仅仅只看食谱,而是要进厨房自己摸索。医师在学习的初期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容易裹足不前,手术操作风险也会比较高。所以老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外,还需要进行详细的操作指导,让他在实际操作时有信心。我作为厦门长庚医院的顾问医师,学生遇到困难时会微信沟通,发送患者的影像资料给我进行指导,必要时我也会亲临现场。我可以很骄傲地说,我作为顾问医师,三年多来指导的手术没有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并且预后良好。关于卒中中心的建立,主要是我曾经的学生、现任厦门长庚医院神经内科黄明主任主管,我有时间也会帮助建立卒中中心等。卒中中心对整个急救体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希望早日建成。

最后我想说的是,海峡两岸都是炎黄子孙。就像习总书记所说,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努力提升神经介入治疗水平,作为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实现强国梦。

阅读数: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