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25日,由微创神通公司举办的“刚柔并济 所向披靡——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臻选发布会上,河南省人民医院邵秋季医生通过该中心临床实际病例分享了多发动脉瘤的Tubridge®解决方案。
邵秋季医生精彩授课
截止2018年10月中句,河南省人民医院已使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12位患者共18个动脉瘤,置入15枚Tubridge®,全部顺利到位并完全释放。术后即刻造影,均证实动脉瘤内造影剂明显滞留,分支血管通畅,手术成功率100%。
目前,该中心使用Tubridge®所治疗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C2-C7段,对于多发性串联动脉瘤、长节段梭型动脉瘤、大/巨大型动脉,使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能有效地解决传统治疗手术难度大,复发率高、高占位效应等问题。
患者基本信息
1.女,47岁,以“头痛7天,加重2小时”为主诉(2018-07-09入院);
2.无高血压、多囊肾等病史;无吸烟、无相关家族史;
3.入院神经查体阴性;
4.外院CTA检查发现双侧颈内动脉眼段多发动脉瘤。
术前脑血管造影:左侧颈内动脉C6可见2cm左右的大动脉瘤;右侧颈内动脉C6段可见串联动脉瘤。针对串联动脉瘤,传统手术方案操作技术繁琐、手术难度大,经讨论后准备双侧颈内动脉多发动脉瘤选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置入术。
术前高分辨MRI示,右侧串联动脉瘤无明显强化,左侧较大的C6段动脉瘤可见局部强化。
手术过程
术中处理方案:Tubridge®血流重建+弹簧圈疏松填塞。左侧瘤体较大,载瘤动脉近端血管迂曲。
经术前多角度精确测量,最终选用4.5mm*20mm型号支架,将支架头端于M1段缓慢释放,然后将支架回撤至分叉以下,释放支架。
经过反复多角度观察后判断支架贴壁情况良好,瘤体内可见滞留现象,继续释放至完全打开。
瘤体内分别引入Axium 18*40、18*40以及16*40三枚弹簧圈充填。
造影提示由于近端狭窄,支架尾端贴壁欠佳。
应用微导丝,成袢后伸入支架尾部,局部“按摩”处理,帮助贴壁。
左侧颈内动脉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内造影剂滞留明显,载瘤动脉通畅。
针对右侧串联动脉瘤,应用Tubridge®4.5mm*25mm型号支架,置入方案较前类似,于M1开放头端后回撤支架,继续缓慢释放,直至释放完全。
支架置入后,即刻造影示支架贴壁良好。
右侧颈内动脉术后即刻,血流导向作用显著,效果满意。
临床使用体会
对于这种高金属覆盖率支架,选择合适型号很重要,一般以载瘤动脉较粗的近端直径为选择标准,可选择能很好覆盖近端血管略小直径型号的支架,“宁小勿大”。
Tubridge®支架总体较软、支架近端释放时以回撤微导管为主,推支架为辅,全程逐步减张释放。
支架头端打开相对容易,但仍然推荐远端释放,给支架的释放留出足够的空间,而不是原位释放。
Tubridge®支架释放后多工作角度观察支架的打开和贴壁情况,必要时应用导丝或者球囊行后处理。
T-track微导管跟进性比较好,容易通过血管的迂曲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