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4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成功实施了一台特殊的手术:一位受持续房颤困扰4年多、从东北远道而来的“粉丝”上门求医,特地前来寻求履新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的杨兵教授的帮助。
经过评估,杨兵教授建议为患者实施导管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手术。然而,患者因患有强直性脊椎炎伴脊柱畸形,多次尝试食管超声,探头仍然无法通过。最终,杨兵教授经过与中心多位专家探讨,慎重考虑后,决定为患者进行ICE引导下的房颤一站式手术。
杨兵教授团队手术中
一位“粉丝”从东北到上海的求医之旅
71岁的张老伯,东北人。据了解,张老伯是在2012年体检时检查出患有房颤的,最开始一直采用药物治疗。持续房颤4年多后,心慌胸闷的症状愈加频繁。经检查,左心房已达到47mm。张老伯的儿子张先生带父亲当时来到了南京,希望找到一家能够成功帮父亲解决病痛的大医院。
经网上搜索、多方打听,获悉杨兵教授一直专注于心律失常的介入诊疗,尤其在疑难复杂心律失常的介入诊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父子二人于是慕名找到了当时还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杨兵教授。杨兵教授为张老伯进行了详细的心脏检查、全面的心脏评估,一一解答了张先生父子关心的病情相关的问题,在拟行进一步的介入手术时,却因左心耳长了血栓而未能实施。虽手术未能如愿,张老伯父子却成了杨兵教授的忠实“粉丝”。
年后,张老伯心慌胸闷的症状再次发作,张先生再次联系了杨兵教授,希望实施手术。得知杨兵教授年后任职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后,特意带领父亲飞到了上海,希望解决问题。
杨兵教授查房时和张老伯讨论病情
一站式介入治疗:节律控制+预防血栓
杨兵教授考虑到患者的复杂情况,建议张老伯采用一站式解决方案,即用导管消融来实现节律控制,用左心耳封堵来防止左心耳血栓引起的卒中。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重要方法,成为抗凝药物治疗的有效替代选择,已被中国、美国和欧洲等多个国际指南/共识推荐,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随着生活条件逐步提升,广大房颤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房颤患者开始接受这项新的微创介入手术,来预防房颤引起的脑卒中。
手术一波三折 如何选择?
无论是导管消融还是左心耳封堵术,左房及左心耳血栓都是绝对禁忌证,因此手术之前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筛查必不可少。但是张老伯因患有强直性脊椎炎伴脊柱畸形,食管严重畸形狭窄,即使在全麻、喉镜直视下多次尝试,食管超声探头仍然无法进入食管。
张老伯非常失望,但态度坚决,还是强烈要求手术。
经过心律失常中心各位专家集思广益,深入讨论,杨兵教授决定尝试在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进行“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
心律失常术中的“第三只眼”
ICE在业内被称为心律失常术中的“第三只眼”,通常用于复杂心律失常术中,实时分析心脏解剖结构、监测并发症、引导射频消融等,在房颤消融方面的应用在国内已经有较少的医院在尝试,而在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仅有个别案例的经验,还处于探索阶段。
ICE引导下的房颤一站式手术则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挑战!
杨兵教授是国内最早在心律失常领域使用ICE、也是经验最丰富的医生之一,他主编的国内第一部《ICE与三维电解剖标测》专著,收录了多年积累的ICE的实战经验,是业内第一部该领域的工具书。但就算是杨教授,也没有面对过于老张复杂畸形患者的经验。
杨教授的“天眼”,能力克顽疾吗?
2019年3月4日一早,“天眼战役“打响了,杨兵教授首先将ICE导管放置在右心房、右心室不同部位,多角度彻底仔细排查左房及左心耳血栓,同时构建左房模型。继而在ICE指导下进行房间隔穿刺,顺利完成房颤导管射频消融。
经造影和ICE指导下测量发现,该患者的左心耳为大开口鸡翅型浅心耳,开口29mm,深度仅仅有20mm,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封堵术。
经过反复讨论,杨兵教授最终决定,选择33mm的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经过体外预借深度和释放时“二次”借深度多种高难度手法的结合运用,封堵器一次展开、顺利到位!
杨兵教授分别再次将ICE导管放置在右房和右室流出道进行封堵器的评估:牵拉稳定,完美封堵!
术中造影、超声
每一次进步,都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
首次尝试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场各位老师纷纷对杨主任竖起了大拇指。在ICE的指引下,勇于挑战自我的杨兵教授和他的东方医院心律失常团队,顺利地给张老伯完成了房颤“射频+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预防卒中的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信这种新的工作模式,将给无法使用或耐受食管超声、以及有严重畸形和转位的房颤患者,提供一种新的完美解决方案。
张老伯向杨兵教授团队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杨兵教授术后感叹,“张老伯的手术,因为脊柱畸形、食管狭窄和心脏转位,如果没有ICE可能没有机会、也没法成功,甚至连手术开始阶段的房间隔穿刺都可能失败或者不满意。ICE引导的房颤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术,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手术体验。正如ICE新书发布会的标题,新视野、新境界、新巅峰!”
张老伯和他的家人安心飞回了东北,三个月后将回东方医院复查。杨兵教授和他的团队也收拾一下激动的心情,来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ICE引导的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手术就像给术者开了“天眼”,新的时代已经到来,ICE将改写原先很多不可能,更多的顽疾将被攻克,更多的困难病例将迎刃而解,更多的患者将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