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VISION|TAVR瓣膜是如何炼成的系列(一):知己知彼,认识最新一代的TAVR瓣膜

1.jpg

TAVR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目前还不能普及,但我们绝不能成为井底之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世界范围内,一场TAVR新一代瓣膜的革命正在进行。2019年底,在美国召开的纽约瓣膜国际会议中,来自巴西圣保罗的Abizaid 对未来5-10年国际上将出现的新一代瓣膜进行了总结。这些新瓣膜的设计理念值得国内学者及生产厂家借鉴。

2.jpg

为什么需要新的瓣膜

随着TAVR的适应证向低危及更为年轻的AS人群扩展,对TAVR瓣膜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TAVR相关的并发症如瓣周漏的发生、起搏器植入的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至今却没有一个瓣膜能称为“完美”,所以新的瓣膜诞生一方面会使TAVR技术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产品之间的竞争,使TAVR瓣膜价格不再令人望而却步,总体上也将会使患者最终受益。

目前在美国FDA批准的瓣膜只有球囊扩张瓣膜Edwards Sapien XT及Medtronic CoreValve等几款,也有一些还在试验及研制当中。本文将介绍国外几款代表性的最新一代瓣膜的性能。

从Sapien3到Sapien 3 Ultra:更高、更致密的裙边,降低瓣周漏

3.jpg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应用的新一代Sapien瓣膜为Sapien 3,但更新一代的为Sapien 3 Ultra。相对于前者,Sapien 3 Ultra的裙边(skirt)较高,而且材料也有所改进,前者为平织布,而后者为带纹理的织布,从而瓣周漏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4.jpg

另外,Edwards系统的鞘管也有所改进,无论是Sapien 3,还是新一代的Ultra,都可以应用Axela鞘输送。即使最大29mm的瓣膜也只需要14Fr的鞘送入,降低了外周并发症的发生。 

从CoreValve到CoreValve Evolut R :适应性更强

5.jpg

美敦力的CoreValve是自膨胀瓣膜的始祖,新一代的CoreValve Evolut R通过对高度和形状的调整,优化其径向支撑力,使其在瓣环处提供更好的适应及更紧密的贴合。

对于非圆形的瓣环解剖,可以采取瓣上植入。另外,对瓣叶的化学处理可以使早期及晚期钙化的发生率下降。 

Portico: 金属更少,组织更多,无需起搏

6.jpg

瓣膜的另外一个新进展是雅培公司的Portico瓣膜,其设计与CoreValve相似,均为自膨胀瓣膜。

Portico瓣膜的主要特点包括:主动脉侧的支架网孔较大,使将来的冠脉介入操作更为容易,在瓣环部分的网孔也较大,由于减少金属与瓣环处钙化结节的接触,并且瓣环处有更多的组织,瓣膜能更好的适应钙化结节。同时在植入瓣膜时也无需快速起搏。对于不对称的瓣环也可以应用瓣上植入。

在TCT上报道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750例患者随机分为Portico组及其他商业化瓣膜组,结果显示,从临床终点(全因死亡及中风)方面,Portico相对于Sapien3及Evolut R达到非劣效。但外周血管并发症Portico瓣膜高于后者,主要与较大的外径有关。另外Portico组也有较高的中度以上PVL 发生率。

7.jpg

Lotus edge:改善设计,使起搏器比率降得更低,对二叶瓣畸形效果较好

由波士顿科学生产的Lotus瓣膜的最新一代瓣膜是Lotus edge。由于Lotus瓣膜的起搏器植入率较高,波科召回了Lotus瓣膜并进一步改进了设计。

随着学习曲线的通过,新型的Lotus瓣膜起搏器的植入率有所下降。Lotus瓣膜的优势是对二叶瓣畸形伴有严重钙化的病变,由于其径向支撑力较强,所以效果较好,Lotus瓣膜也即将在美国上市。

Lotus瓣膜是预装瓣膜,装载于18Fr的输送系统,瓣膜有23mm及27mm直径等几个尺寸,由于瓣膜较短,植入及调整均可以较精准,另外可以实现真正的回收,其适应性强,贴合紧密,瓣周漏发生率低。 

ACURATE NEO:两冠分步释放,期待更好的临床结果

8.jpg

9.jpg

Acurate是波科公司生产的另一款自膨胀瓣膜,其植入技术较特殊,分为两步释放。第一步释放上冠,并通过调整上面的Stabilization arches,使瓣膜更为同轴,然后释放下冠,完成瓣膜植入,由于下面的冠向左心室突出较少,发生传导阻滞率较低。

此外,对冠脉系统的影响小,冠的上面没有支架,只有固定的Stabilization arches , 所以对后期冠脉操作较容易,然而SCOPE研究中,Acurate与Sapien对比联合终点事件并没有达到非劣效标准:(24% sapien 对比  17% Acurate,非劣效margin7.7% ) 。这可能是因为Acurate还处于学习曲线中,与成熟的Sapien瓣膜相比本身就处于劣势,所以其临床表现有待于进一步评估。

另外,虽然Acurate较Sapien瓣周漏发生率高,新一代的Acurate Neo增加了外裙的设计,可以使其瓣周漏发生率更低,美国FDA对此瓣膜还在审查当中。  

JenaValve拥有定位钳夹,适合无钙化AS或者单纯主动脉瓣反流

10.jpg

11.jpg

JenaValve对于无钙化的主动脉瓣病变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决方案,尤其是TAVR向中低危及更年轻的患者过渡,无钙化的AS及AR目前还没有一个良好的经皮治疗方案。

JenaValve带有的钳夹能固定到自身的瓣膜上,无需依赖于钙化进行固定,所以当瓣膜释放时,能够防止瓣膜发生移位,由于瓣膜较短,同轴性也较好,突出LVOT较少故而需要永久起搏器比率低,是纯AR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ALLEGRA瓣膜:分步释放,数据较少

12.jpg

ALLEGRA是由德国Biosensors公司生产的一款正在试验中的自膨胀瓣膜,也是分步释放,先释放瓣膜的中间部分,然后释放其近端及远端,目前的临床数据较少。

MyVal:印度版Edwards,低价的球囊扩张瓣膜

13.jpg

14.jpg

MyVal是模仿爱德华Sapien瓣膜,由印度公司生产,并在印度本土进行研究的一款球囊扩张瓣膜。与Edwards Sapien瓣膜不同的是,此瓣膜预置到一个特殊的鞘管。MyVal已经通过CE认证,可以成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选择。

Leaflex Leaflets device:介入无植入的瓣膜疾病介入治疗技术 

15.jpg

16.jpg

 17.jpg

Leaflex Leaflets device开创了瓣膜介入无植入的理念。Leaflex Leaflets更接近于外科瓣膜成形术的概念,其可以对钙化的瓣膜从多个角度进行切割、裂解,来增加瓣口面积,同时还可以通过检测压力曲线来确定切割程度和范围。

通过此手术,有望延迟更年轻的患者手术或者TAVR的时间,如果切割时发生严重瓣膜反流,则可以通过TAVR进行补救治疗。早期的试验结果较理想。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到瓣膜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未来5-10年中,TAVR仍会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天地。  

阅读数: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