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主要术者,齐鲁医院谷兴华教授介绍说,“患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有冠心病,手术风险还是比较高的,经过术前充分评估和准备,我们为他植入了SAPIEN 3瓣膜,手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瓣膜产品那么多,为何选择SAPIEN 3瓣膜
2020年6月,SAPIEN 3瓣膜在我国正式上市。但对于中国的瓣膜术者而言,SAPIEN 3瓣膜还是一个新的产品。
面临这样一个复杂病例,齐鲁医院TAVR团队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新产品呢?
“这位患者不仅年龄大,而且合并有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其中回旋支大约为70%的狭窄,因此以后有做PCI的可能性。”据术者介绍,SAPIEN 3瓣膜的支架较短,冠状动脉开口更容易暴露出来,远期进行冠脉干预会更容易。
同时,本例手术患者病例特点为三叶瓣,瓣叶边缘有严重钙化,而SAPIEN 3瓣膜内外缘的裙边设计,扩开之后,可以很均匀地覆盖住钙化边缘,贴合性非常好,减小了瓣周漏发生的可能性。
在术前沟通时,医疗团队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各个瓣膜产品的特点,此后患者及其家属又通过网络,进行了大量的了解,最终选择了SAPIEN 3瓣膜。
尽管此前医院已有为高龄患者行TAVR手术的经验,但齐鲁医院TAVR团队为求手术安全,在术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完善相关预案。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医院多科室的共同协作和积极配合下,TAVR团队按既定手术方案,经股动脉置入SAPIEN 3瓣膜系统并释放。瓣膜释放后再次造影及超声复查瓣膜位置,贴壁完美,瓣膜位置良好,未见返流和瓣周漏,手术顺利完成,效果让人满意。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可以说是医院团队专业精湛的技术水平、患者对术者团队和器械的信任、SAPIEN 3瓣膜优异的临床表现,三方面力量共同创造的生命奇迹。
外科医生也要会导管技术
齐鲁医院TAVR团队是一个以心外科医生为主的介入团队,谷兴华教授本身也是一位外科医生,目前担任心血管外科副主任,结构性心脏病亚专科负责人。
在谈到学习介入治疗的初衷,他坦言自己受到了胡盛寿院士所倡导的“心外科医生不仅仅要会开刀,而且还要会导管技术”理念影响。
有了这方面的发展愿望,正赶上齐鲁医院也有在外科医生中培养介入“复合型”人才的规划。2011年,谷兴华教授被派往阜外医院,接受先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在蒋世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全面学习了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并对冠状动脉造影等基本技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回来后,谷兴华教授及其团队积极开展先心病介入手术,结合外科医生的优势,介入手术的数量和质量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至今累计完成2000多例介入手术。2015年,他被医院派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St.Michael医院,专门学习TAVR技术,此后他还多次前往国内TAVR技术发展领先的地区,如杭州、上海、北京、成都等地进行培训学习,为独立开展这一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2017年,国产介入人工心脏瓣膜上市后,医院着手组建瓣膜病介入团队。在齐鲁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张希全教授的带领下,医院成立了以心外科为主导,包括心脏内科、急诊心内科、麻醉科、手术室、放射科、心脏超声室等相关科室成员在内的TAVR团队。由于拥有多年的外科手术经验和先前的介入基础,谷兴华教授成为TAVR手术的主要术者之一。据介绍,自2017年成功开展了首例经心尖TAVR手术以来,目前团队已成功实施TAVR手术50多例,涵盖了目前国内上市的四款瓣膜,是同时能开展经心尖途径和经皮股动脉途径的手术团队。
TAVR技术将来肯定会越来越普及,惠及更多的患者
“在德国,TAVR手术量已经超过了SAVR,中国也一定会经过这样的发展过程。TAVR技术将来肯定会越来越普及,惠及更多的患者。”对于TAVR的未来发展,张希全教授非常有信心。
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他也开始提前谋划布局齐鲁医院心外科的未来发展。他告诉我们,目前齐鲁医院瓣膜病每年的外科手术量约为500~600台,为了适应瓣膜病介入治疗的新趋势,科室专门建设了结构性心脏病治疗亚专业团队。目前心血管外科已经建成了冠心病、先心病、结构性心脏病、瓣膜外科、大血管、心衰与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等7个亚专业,形成了比较全面的心血管病治疗结构。
“国内TAVR发展方兴未艾,现在无论是内科医生还是外科医生主导,都需要有团队配合。随着产品的改进、技术的进步以及治疗效果得以验证,将会有更多的患者受益于此项技术的发展。”张希全教授说。
对于50多例TAVR手术这一成绩,齐鲁医院TAVR团队并不满足。专家告诉我们,受瓣膜价格较高和此类产品尚未进入医保等因素的制约,该技术目前在国内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张希全教授表示,未来,齐鲁医院将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跨区域合作,让更多的山东患者能够就近获得优质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