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成功完成珠中江地区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

近日,珠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在姜小飞主任的支持下,成功为两名猝死高危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植入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此次植入在刘俭雄主任医师的指导下,由袁棋炎主任、王坤医师联合乳腺外科医师共同植入完成。

患者病史特点和S-ICD选择依据:


1. 两名患者均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一名为69岁的女性,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1年余,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射血分数为30%,已规范抗心衰药物治疗1年余,此次因室速入院,入院复查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仍为30%,动态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

一名为59岁的男性,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7年余,已规范抗心衰药物治疗7年余,此次因心衰再次发作入院,入院复查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为29%,动态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根据目前国内外心衰诊治指南,两名患者均为猝死高危人群,具有预防心脏性猝死的一类适应症。

2.  无心动过缓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无起搏及CRT植入适应症;

3. 患者体型瘦小,避免传统经静脉起搏器相关的导线、静脉系统及远期囊袋破溃等并发症;

4. 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要求植入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的意愿强烈;

5. 术前筛查合适植入S-ICD。

术前应用自动筛查工具(AST)对患者进行体表心电图筛查:左侧和右侧的三个向量有两个通过测试,符合植入前筛查标准,可以植入S-ICD。

体表心电图筛查结果报告(女性患者)


体表心电图筛查结果报告(男性患者)

综合以上因素,姜小飞主任团队决定选用全球唯一一款兼容MRI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并可在程控后进行全身1.5T MRI检查。


手术过程:

1. 术前把脉冲发生器和除颤电极的模型贴于体表,通过X-RAY透视,确定最佳感知位置,并用记号笔标识。

2.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取左腋中线平第5-6肋为预定点,切开一约5cm切口,逐层分离至皮下,成功分离囊袋至背阔肌与前锯肌之间。随后于剑突左上缘1cm处横向切开一长约2cm切口,逐层分离至深筋膜层,预埋两根缝合线,用导引针于切口间建立横向隧道并留置可撕开鞘,引导除颤电极于皮下,固定除颤电极。测量电极另一端远端位置,并在电极远端以远(胸骨上窝处)切一长约1cm纵形切口,分离至筋膜层,沿深筋膜层再次用导引针于切口间建立纵向隧道,并沿该隧道置入电极另一端并固定。连接脉冲发生器(S-ICD 、A209),置入囊袋并固定,排出空气后关闭深筋膜层。

3. 进行除颤测试。采用50Hz,200mA交流电方式诱发室颤,两名患者S-ICD均正确识别,均经首次65J除颤成功,女性患者除颤阻抗为62欧姆,男性患者除颤阻抗为79欧姆。逐层缝合各手术切口,无菌纱布覆盖包扎。术毕,送返普通病房常规护理。术程顺利,手术圆满完成。 

女性患者除颤测试

术中DFT测试



术后影像

男性患者除颤测试

术中DFT测试

术后影像


姜小飞主任表示:心脏性猝死是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由室性心律失常引起,及时有效地除颤,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关键。

S-ICD是在心脏性猝死预防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S-ICD能够提供与传统经静脉ICD相同的预防心脏骤停的治疗。它的整个系统植入于皮下,不直接接触心脏和血管,能够彻底杜绝可能的血管损伤、减少潜在的系统感染风险,保留静脉通路,避免经静脉导线植入或拔除的相关并发症,为心脏性猝死的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S-ICD适合不需起搏,无CRT适应症的患者植入。尤其是无静脉通路,感染风险高的患者,如经静脉ICD囊袋反复感染或者容易发生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尿毒症、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较年轻的一级预防患者;肢体活动较多,容易造成经静脉除颤导线磨损的患者。本次植入病例为珠海市首例S-ICD植入,在珠中江地区亦为首例。

专家介绍

微信截图_20210811141839.png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珠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第八党支部书记。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会左心耳封堵学组 委员;亚洲心脏病学会 理事;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青年俱乐部 黄金会员;澳门粤港澳大湾区心脏研究学会(澳门) 理事;中国心血管医师创新俱乐部(CCI)广东分部 执行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脏病器械辅助治疗医师分会 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小儿心血管病医师分会 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心血管疾病质控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肺血管疾病分会 常委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 常委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分会心房颤动学组 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心脏内科学专委会 常务委员;广东省高血压达标中心联盟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心脏康复联盟副主席;《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委会 青年委员;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专家委员会 委员;WATCHMAN左心耳封堵全球带教专家;德国布伦瑞克医学中心访问学者;波鸿鲁尔大学附属bergmannsheil医院访问学者。

微信截图_20210811141847.png

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

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危急重症学组委员;199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在珠海市人民医院从事心血管专业20多年,熟悉本专业各病种。2004年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系统学习心脏病介入治疗,先后在国内发表10多篇文章。擅长:心衰、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专长心血管内科介入诊断和治疗。

微信截图_20210811141857.png

博士、副教授,珠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原甘肃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起搏电生理工作委员会常委,甘肃省医师协会心力衰竭医师委员会常务理事。

现广东省房颤中心联盟常委。擅长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治,特别是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射频消融等各种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已发表专业学术论文7篇,其中SCI 1篇。

微信截图_20210811141908.png

珠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院协会心血管疾病质控管理分会心律失常组委员,广东省房颤中心联盟委员,广东省起搏与电生理协会基层组委员,粤桂琼冷冻俱乐部理事,珠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珠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擅长各种心血管疾病及临床急危重症的诊治, 多次获得珠海市急救技能大赛全能第一名,并多次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急救技能大赛并获得名次。长期从事冠心病及心律失常(室上速、房颤、室速、病窦、房室传导阻滞等)的介入诊疗工作,并在珠中江地区率先开展AI指导下的房颤射频消融术、房颤的冷冻消融术、心脏迷走神经节消融治疗晕厥及左束支起搏术等。


阅读数: 1915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