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心知著
2021.03.26
第48期
磁共振成像揭示颈动脉斑块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ARIC核磁共振成像研究
刘健、薛子璇、卢亚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健心荐语
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特定的斑块特征相关,后者包括脂质坏死核心、斑块内出血(IPH)、薄纤维帽和炎细胞浸润等。一项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颈动脉斑块在核磁共振成像(MRI)上的组成成分与重构指数和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相关。MRI上高危斑块特征也可以预测无症状颈动脉(CA)狭窄患者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在人群中,MRI斑块特征是否与心血管疾病事件(CVD)直接相关尚待研究。
文章介绍
目前尚不清楚在无症状社区队列中, MRI上的颈动脉斑块特征是否与心血管疾病事件独立相关。因此,本研究评估了无症状人群的颈动脉 MRI斑块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相关性。本文于2020年11月发表于JAMA Cardiology杂志。
研究方法
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研究是一项针对CVD发病率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共纳入了15 792名参与者,其中2066人被纳入ARIC颈动脉MRI子研究。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IQR])为10.5(8.1-10.9)年的随访时间内,研究人员统计了参与者发生的心血管疾病事件,并且测量了CA-MRI(颈动脉磁共振图像)上斑块的负荷与分类特征。心血管疾病事件包括冠心病(CHD)以及缺血性卒中。冠心病事件包括被试随访期间发生心肌梗死、因冠心病所致死亡或行冠脉血管成形术以及搭桥手术。缺血性卒中事件指因血栓性或栓塞性卒中导致住院治疗。CA-MRI测量斑块负荷的变量包括颈动脉总血管壁容积、最大血管壁厚度、管腔和管壁面积,标准化管壁指数(定义为血管壁面积/[血管腔面积 +血管壁面积])以及最大狭窄程度。CA-MRI斑块特征包括:脂质核心、钙化斑块和斑块内出血(IPH)。采用Cox风险比例分析来确定颈动脉斑块负荷的MRI变量、斑块特征与心血管疾病事件之间的关系。
图1:磁共振成像颈动脉斑块最大壁厚测量方法
BBMRI:BlackBlood磁共振成像
ICA:颈内动脉
ECA:颈外动脉
星号:颈内动脉管腔
(A)颈动脉分叉处的长轴图像。
(B)和(C)在钆造影剂给药前后获取的短轴BBMRI图像。切片取自斑块最厚的部分(黄线,A)。
(D)在增强后图像上绘制轮廓,勾勒出脂质核心(蓝色)、颈动脉腔(红色)、外壁(绿色)和钙化(橙色)。
(E)ICA的管壁面被自动分成12个径向段,以生成厚度测量值。
研究结果
在15792名ARIC队列人群中有2066人被纳入进该子研究,其中1256人(701名女性[55.8%])有完整的数据,符合该研究的分析条件。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172例[13.7%])与没有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人(1084例[86.3%])相比,颈动脉斑块的标准化管壁指数更高(中位数[IQR],0.48 [0.36-0.62] vs 0.43 [0.34-0.55];P = .001),最大血管壁厚度更大、更厚(中位数[IQR],2.22 [1.37-3.52] mm vs 1.96 [1.29-2.85] mm;P = 0.01),最大狭窄程度更大(中位数[IQR], 5% [0%-22%] vs 0% [0%-13%];P<0.001)。如果该斑块存在脂质核心,则脂核体积更大(中位数[IQR],0.05 [0.02-0.11] mL vs 0.03 [0.01-0.07] mL;P = 0.03)。在调整了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最大管壁厚度后,脂核的存在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依旧独立相关(风险比2.48 [95% CI, 1.36-4.51];P = 0.003),而钙化则没有这种相关性。该研究因队列人群出现斑块内出血的频率太小,无法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1256名参与者中存在斑块内出血68人[5.4%])。在调整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后,颈动脉管腔面积和最大狭窄程度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独立相关(风险比0.63 [95% CI, 0.42-0.94]P=0.02,风险比1.23 [95% CI, 1.07-1.42]p=0.004),但相关性总体较低。
图2:与磁共振成像颈动脉斑块特征相关的心血管疾病(CVD)事件风险
表1:参与者的颈动脉MRI斑块负荷变量和分类斑块特征
表2:颈动脉磁共振成像斑块负荷变量和斑块分类特征的单变量和多变量Cox风险比例(N = 1256)
结 论
在无症状的参与者中,MRI上CA脂质核心的存在与CVD事件独立相关。非侵入性的颈动脉核磁可有效预测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识别出心血管事件高危患者。
点评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侵入性MRI测量斑块负荷和斑块特征有助于预测CVD事件。本研究提出未来出现的心血管疾病事件与脂质核心的存在独立相关,突出了斑块特征对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预测价值。本研究是迄今为止参与者人数最多、随访时间最长和出现心血管疾病最多的队列研究。本研究证实了非侵入性的颈动脉核磁手段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的作用,使临床医师可以针对性的对高危人群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