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 人次

WLNC-OCIN 2021 (10月20日)

  • 主持 : 刘建民, 洪波, 杨鹏飞
  • 吴中学, 刘建民, 洪波 : 开幕致辞与WLNC 2020病例随访结果报告
  • 刘建民, 许奕, 洪波, 陈左权, 李强, 黄承光, 路华, 朱巍巍, 张颖影, 朱悦琦, 赵瑞, 方亦斌 : 脑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手术直播 I(布宜诺斯艾利斯)
  • 李天晓, 许奕, 洪波, 万杰清, 王以舟, 陈功, 李吻, 赵瑞, 徐立权, 李强, 方亦斌, 戴冬伟 : 脑动脉瘤血管病治疗:手术直播 II(土耳其)
  • 管生, 洪波, 黄清海, 许璟, 杨志刚, 徐锐, 华续明, 宣井岗, 时忠华, 李强, 方亦斌, 戴冬伟 : 脑 AVM 血管内治疗:手术直播(法国)
  • Demetrius LOPES : 主题演讲 1

加奇生物线上专题会 (10月20日)

WLNC-OCIN 2021 (10月21日)

  • 主持 : 刘建民, 洪波, 杨鹏飞
  • 洪波, 杨鹏飞, 黄理金, 喻博, 方亦斌, 甄勇, 邓钢, 丁文彬, 荆朝晖, 李强, 赵瑞, 戴冬伟 : 脑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手术直播 (布宜诺斯艾利斯)
  • 洪波, 潘剑威, 周宇, 侯凯, 黄伟, 姬云翔, 李侠, 李强, 赵瑞, 方亦斌, 戴冬伟 : 脑 AVM 血管内治疗的Multiplug 技术:手术直播(土耳其)
  • Adnan SIDDIQUL : 主题演讲 3
  • 刘建民, 许奕, 李秋平, 冷冰, 苏万东, 谷震, 赵林, 赵兵, 梅其勇, 李强, 赵瑞, 方亦斌, 戴冬伟, 周宇 : 脑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手术直播(土耳其)

OCIN 团聚日 (10月21日)

微创®神通专题卫星会--出血专题 (10月21日)

  • 主持 : 许奕, 顾斌贤, 吴建梁
  • 徐浩文 : 血流导向装置相关并发症与Tubridge使用技巧
  • 于伟东 : 成篮与收尾完美结合,Numenfinish在治疗中小动脉瘤的临床运用
  • 朱悦琦 : Willis腔内隔绝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运用与技术共识
  • 黄清海 : 出血神经介入手术中的治疗中的通路策略与建立(U-track,Asahi)

微创®神通专题卫星会--缺血专题 (10月21日)

  • 主持 : 洪波, 高连波
  • 张勇 : 球扩式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在ICAS颅内段的应用技巧和病例选择标准(U-track,Asahi)
  • 岳飞学 : 球囊扩张导管在ICAS中的应用
  • 讨论与点评

美敦力Pipeline Flex专题卫星会 (10月21日)

  • 许奕, 万杰清 : 主持开场致辞
  • 冯文峰 : 以小见大:Pipeline Flex治疗中小动脉瘤病例选择策略
  • 李立 : 循证之名:Pipeline Flex治疗中小动脉瘤研究分析解读
  • 王朝华 : 化繁为简、精准贴壁: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关键技术特性
  • 李真保 : 触类旁通:Pipeline Flex通路建立及治疗动脉瘤的单中心经验

强生专题卫星会--颅内动脉瘤专题会 第一节 (10月21日)

  • 杨雪梅 : 开场致辞
  • 刘建民 : 主席致辞
  • Spectra 弹簧圈上市启动仪式
  • 主持 : 陈左权, 段传志, 史怀璋, 万杰清, 谢晓东
  • 刘建民 : 巧手匠心 承载生命-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技术发展之路
  • 温志锋 : 曲径通幽 E 路畅行-神经介入手术中通路选择和建立
  • 汪雷 : 随形而动 以柔致胜-致密栓塞的艺术及弹簧圈选择

影像论坛--第一节 (10月21日)

  • 刘建民, 陆建平, Charles Majoie : 开幕致辞
  • 刘建民 : OCIN神经影像核心实验室聘书颁发仪式
  • 周珊珊 : 核心实验室在临床研究中的价值与管理
  • 田冰 : 急性缺血性卒中CT及CTA评估-DIRECT-MT影像核心实验室经验
  • 张永鑫 : 急性缺血性卒中DSA评估-DIRECT-MT影像核心实验室经验
  • Kappelhof Manon : 血栓渗透性测量为什么重要--来自MR CLEAN核心实验室的经验
  • 许晓泉 : 急性缺血性卒中脑灌注成像:现状与挑战

影像论坛--第二节 (10月21日)

  • 朱悦琦 : 一站式多模影像在急性脑缺血评估中的应用
  • 王驰 : 导管室内平板CT及CTA在急性卒中治疗的初步应用
  • 段国礼 : 4D DSA技术在神经介入的应用
  • 严昺 : Nexaris一站式卒中综合解决方案
  • 葛佳佳 : 神经介入治疗影像科研新进展
  • 万立秋 : 神经介入3D和DynaCT采集原理及重建技巧
  • 操作演示
  • 议题讨论

史赛克专题卫星会--第一节 (10月21日)

  • 主持 : 黄清海, 李佑祥
  • 点评嘉宾 : 陈左权, 程光森
  • 徐浩文 : Surpass Streamline强径向力的临床获益
  • 徐锐 : 导流卓越的Surpass Streamline临床应用技巧
  • 唐景峰 : 打开良好的Surpass Streamline在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
  • 总结+讨论

史赛克专题卫星会--第二节 (10月21日)

  • 主持 : 姜除寒, 谢晓东
  • 点评 : 贺红卫, 万杰清
  • 顾建军 : 选型简易的Surpass Streamline初始临床应用经验
  • 刘放其 : 收放自如、张弛有度:Surpass使用初体验
  • 张品元 : Surpass Streamline治疗动脉瘤合并狭窄的临床优势
  • 邓剑平 : Surpass Streamline治疗复杂动脉瘤经验分享及Offset介绍
  • 总结+讨论

我如何做:颅内动脉瘤 (10月22日)

  • 主持 : 马廉亭, 曹毅
  • 黄清海 : 我如何做: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前沿与方向 (10月22日)

  • 主持 : 王大明, 梁国标, 段传志, 李秋平
  • 杨新健 : 多维度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困惑与探索
  • Demetrius Lopes : 动脉瘤治疗的国际趋势:新理念与新器械
  • 刘建民 : 中国血流导向治疗的发展:临床研究与新材料
  • Pedro Lylyk : PED治疗动脉瘤的长期疗效:影像与临床
  • 佟小光 : 高危复杂动脉瘤治疗:如何用好颅内外血运重建?

颅内动脉瘤:焦点与争议 (10月22日)

  • 主持 : 李佑祥, 朱刚, 杨铭, 钟鸣
  • 李天晓 : 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抗血小板聚集:如何舞好双刃剑?
  • 史怀璋 : 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治疗:FD还是支架辅助?
  • 管生 : FD的长期安全性:如何避免支架内狭窄闭塞?
  • 许奕 : 远端动脉瘤的治疗:FD可以吗?

新技术·新产品 (10月22日)

  • 主持 : 范一木, 任少华, 舒航, 白如林
  • 李强 : 致密栓塞的艺术-Galaxy G3 mini 弹簧圈介绍
  • 徐浩文 : “大圣归来”— VFC“悟空”弹簧圈在不规则动脉瘤中的应用
  • Henkes Hans : 德国临床经验:Avenir弹簧圈应用的高光时刻
  • 姚智强 : Jasper® SS 弹簧圈联合Tethys® 中间导管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 李佑祥 : 新型国产膨胀圈案例分享
  • Brian Jankowitz : ATLAS 1 Year PMA Posterior Cohort Results
  • Paul Bhogal : Cascade 颅内动脉瘤栓塞辅助新技术
  • 吕明 : 降龙伏虎:Hybrid微导丝
  • 强联智创(USC) : 智疗卒中 东方有AI
  • 韩意 : One step, Two win. 全新ARITIS icono 神经介入解决方案
  • 王勇 : Smart CT:新一代的神经介入利器

WLNC-OCIN 2021 (10月22日)

  • 主持 : 刘建民, 洪波, 杨鹏飞
  • 刘建民, 张鸿祺, 许奕, 洪波, 张鹏, 张晓龙, 汪求精, 吴红星, 陈东, 陈立朝, 方亦斌, 戴冬伟 : 脑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及颅内动脉血管再通治疗:手术直播(中国)
  • 主持 : 刘建民, 洪波, 杨鹏飞
  • 刘建民, 许奕, 洪波, 汪伟巍, 潘耀华, 石忠松, 蔡楚伟, 潘力, 李立, 方亦斌, 戴冬伟, 周宇 : DAVF血管内治疗:手术直播(土耳其)

神经介入基础培训论坛 1 (10月22日)

  • 主持 : 吴鑫, 王晓健, 林东, 伍健明, 刘建民
  • 方亦斌 : 神经介入常见并发症:从动脉穿刺到穿刺点闭合
  • 赵沃华 : 神经介入的血管解剖学基础
  • 李强 : 各种动脉穿刺(股、桡、颈)的技术要点及临床选择
  • Tim phillips : 经桡脑血管造影的技术要点
  • 洪韬 : 标准脊髓血管造影的技术要点及影像要求
  • 陆军 : 穿刺点的闭合技术:手工压迫、压迫器、封堵装置

取栓论坛--第一节 取栓基础 (10月22日)

  • 主持 : 史树贵, 张锦华, 魏铭, 杨卫民
  • 田冰 : AIS的多模式CT影像:术前如何获取更多有益信息
  • 尹波 : AIS的早期MR影像:不同序列临床意义的解读
  • 李通 : 不利取栓的血管解剖结构及处理对策
  • 邢鹏飞 : 取栓后无效再通的预测与评判
  • 朱良付 : 取栓出血转化的预测及防范对策

Acandis午间卫星会:全程显影,续写传奇 (10月22日)

  • 主持 : 杨鹏飞
  • 塞巴斯蒂安·雷莫洛 : 欧洲之声:Aperio Hybrid取栓支架应用赏析
  • 霍晓川 : 中国强音:Aperio取栓支架国内病例荟萃
  • 杨鹏飞 : 总结及病例百家谈颁奖

健适午间卫星会:敢为王者 (10月22日)

  • 主持 : 陈左权, 韩建峰, 彭亚
  • 姬仲 : 循健有方:取栓支架临床应用解读
  • 陈英 : 刚柔并济:Reco取栓支架临床应用之我见
  • 霍晓川 : RAPID软件在中国急诊取栓中的应用经验

取栓论坛--第二节 技术细节 (10月22日)

  • 主持 : 李迪, 岳新灿, 程光森, 姬仲
  • 陈文伙 : 机械取栓手术预案的合理制定
  • 彭亚 : 合并ICAS取栓策略与操作要点
  • 韩红星 : BADDASS技术的操作细节
  • 刘圣 : ADAPT技术操作要点
  • 王鹏 : 如何提高首次再通率技术细节

取栓论坛--第三节 特殊病变 (10月22日)

  • 主持 : 温昌明, 杨剑宏, 尹榕, 刘祥璐
  • 胡伟 : 后循环串联病变处理策略与实战技巧
  • 乔宏宇 : 入路困难取栓的对策
  • 殷聪国 : 中等血管闭塞取栓技巧与操作注意点
  • 李子付 : 血管夹层闭塞开通策略与实战技巧
  • 张利勇 : 大负荷血栓快速开通的实战技巧

教学病例分享:急性缺血性卒中 (10月22日)

  • 主持 : 陈康宁
  • 讨论嘉宾 : 陈文伙, 李贵福, 朱其义, 王守春, 张永巍
  • 张磊 : 串联病变的取栓实例
  • 王浩 : ICAD病变取栓操作实战案例

创新论坛--第一节 东方脑血管创新俱乐部成立 (10月22日)

  • 主持 : 彭亚
  • 刘建民, Adnan Siddiqui, 刘厚佳, 葛均波 : 开场致辞
  • 东方脑血管创新俱乐部(OCI)成立仪式
  • OCI与CCI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创新论坛--第二节 政策与体系 (10月22日)

  • 主持李明华、管生、彭亚、杨鹏飞
  • 钱大宏 : 医疗器械创新孵化体系的国际经验
  • 沈雳 : 心血管介入器械创新的生态系统—CCI的经验
  • 程云章 : 医疗器械的创新流程概述

创新论坛--第三节 流程与细节 (10月22日)

  • 主持 : 张桂运, 朱悦琦, 梅其勇, 李强
  • 张健东 : 创新医疗器械“产学研合作”中的合规风险
  • 程蕾蕾 : 临床医生如何有效申请、保护和转化专利
  • 尹周 : 医学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产品设计理论与实践
  • 郑明 : 创新医疗器械临床研究的全球布局
  • 胡旭波 : 投资人眼中的医疗器械创新

瑞康通午间卫星会 (10月22日)

  • 主持 : 杨鹏飞
  • 刘建民 : 开场致辞
  • 成正辉 : 公司欢迎辞
  • Jrecan上市启动仪式
  • 主持 : 刘建民
  • 李天晓 : Jrecan取栓支架多中心临床试验解读
  • 主持 : 韩建峰, 莫大鹏
  • 李子付 : AIS取栓支架的设计与应用策略
  • 主持 : 彭亚, 陈文伙
  • 施洪超 : Jrecan取栓支架单中心使用经验分享

烟雾病论坛--第一节 (10月22日)

  • 主持 : 徐斌, 姚声涛, 郭庚, 陆川
  • 沈文俊 : 血管新生机制与儿童烟雾病的治疗策略
  • 徐斌 : 烟雾病搭桥相关血流动力学原理与血流量决定因素
  • 顾宇翔 : 烟雾病的多模态影像与功能评估
  • 段炼 : 烟雾病的间接搭桥手术治疗
  • 李聪慧 : 烟雾样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探索:争议与挑战
  • 议题讨论

烟雾病论坛--第二节 (10月22日)

  • 主持 : 栗超跃, 赵光宇, 尹波, 李强
  • 廖煜君 : 烟雾病小骨窗搭桥:适应证与技术要点
  • 杨咏波 : 烟雾病术后颅内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 王嵘 : 烟雾病术后脑梗死的评估
  • 黄亚波 : 搭桥术中血栓形成的补救措施
  • 佟志勇 : 颞浅动脉⁃大脑前动脉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双搭桥术治疗烟雾病的对照研究
  • 议题讨论

教学病例分享:烟雾病 (10月22日)

  • 主持 : 顾宇翔
  • 讨论 : 马骏, 栗超跃, 佟志勇, 于建军, 黄亚波, 戴冬伟
  • 徐斌 : 微创锁孔STA- MCA搭桥
  • 李强 : 烟雾病伴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论坛--第一节 最新研究及进展 (10月22日)

  • 主持 : 康德智, 吴涛, 田恒力, 刘卫东
  • 康德智 : 高血压脑出血中国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
  • 陈高 : 基底节小血肿治疗的多中心RCT研究
  • Urs Fischer : 高血压脑出血国际临床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李琦 : 脑出血的影像评估进展
  • 胡锦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管理策略

高血压脑出血论坛--第二节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10月22日)

  • 主持 : 屈延, 骆纯, 高国一, 张文川
  • 游潮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策略
  • 冯华 : 多模影像指导下脑出血的精准手术
  • 马驰原 : 高血压脑出血的内镜手术治疗
  • 李岩 : 脑干出血的手术治疗探索
  • 陈晓雷 : 术中超声辅助脑内血肿清除
  • 徐小龙 : 高血压脑出血导航手术(iGuide及手术机器人)

史赛克午间卫星会 (10月22日)

  • 主持 : 张利勇, 张永巍
  • 张品元 : Trevo XP 取栓支架的特性和应用
  • 易婷玉 : FlowGate 2 球囊导引导管的特性和应用

神经重症论坛--第一节 神经重症管理 (10月22日)

  • 主持 : 刘丽萍, 张猛, 张艳, 隋轶
  • 胡锦 : 神经外科与重症医学
  • 高国一 : ICP监测及渗透性治疗进展
  • 黄怡 : 宏基因二代测序在NICU耐药细菌感染治疗的应用
  • 张伟 : 神经重症患者的机械通气策略与气道管理
  • 陈文劲 : 神经重症患者的镇静及镇痛
  • 议题讨论

神经重症论坛--第二节 取栓相关重症 (10月22日)

  • 主持 : 高亮, 陈胜利, 万小建, 张萍
  • 潘速跃 : 机械取栓年代的脑保护策略
  • 宿英英 : 取栓术后患者的目标体温(TTM)管理及低温治疗进展
  • 高亮 : 大面积脑梗患者去骨瓣减压时机判断及疗效
  • 王芙蓉 : 神经重症患者的肠道功能损伤及营养治疗
  • 田飞 : 机械取栓围手术期TCD监测

MicroVention专题卫星会--历史点亮未来,神介初心不变 (10月22日)

  • 讨论嘉宾 : 顾宇翔, 谢晓东, 赵振伟
  • 开场视频
  • 刘建民 : 欢迎致辞
  • 吴中学 : 动脉瘤介入治疗三十年回顾

MicroVention专题卫星会--锦囊妙“技”,聚变WEB (10月22日)

  • 讨论嘉宾 : 顾宇翔, 谢晓东, 赵振伟
  • Hussain Rangwala : 材料以及工艺进步孕育了动脉瘤介入治疗第四代技术革命
  • Adam S.Arthur : 不断涌现的临床证据带给我们的启示
  • Laurent Spelle : Clarys: WEB在破裂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
  • Jacques Moret : WEB技术要点分享

MicroVention专题卫星会--驭变共见,引领神介新未来 (10月22日)

  • 主持 : 何川
  • 讨论嘉宾 : 梁国标, 刘爱华, 许璟
  • Ansaar T.Rai : 录播病例
  • 所有嘉宾/All : 启动仪式

通桥专题卫星会--凤舞九天,耀舞华夏:通桥凤弹簧圈系统全国上市会 (10月22日)

  • 启动嘉宾 : 刘建民, 张鸿祺, 陈左权, 段传志, 顾宇翔, 管生, 胡学斌, 黄清海, 李天晓, 李侠, 刘圣, 史怀璋, 王东海, 谢晓东, 赵中
  • 刘建民 : 开场致辞
  • 启动嘉宾 : 新产品发布仪式
  • 赵中 : 感谢致辞
  • 刘建民 : 凤舞九天:通桥凤弹簧圈系统上市前临床数据发布
  • 姚智强 : 临床视角:超柔软弹簧圈,让每一个动脉瘤都被温柔以待
  • 赵中 : 研发视角:我们如何做一款超柔软的机械解脱弹簧圈?
  • 黄清海 : 翩若惊鸿:通桥凤弹簧圈系统在不规则/破裂动脉瘤中的应用
  • 刘圣 : 轻盈灵动:通桥凤弹簧圈系统在小动脉瘤中的应用
  • 讨论

通桥专题卫星会--通路故事汇:通路系列学术活动发布会 (10月22日)

  • 主持 : 管生, 段传志
  • 讨论嘉宾 : 万曙, 谷震, 李真保
  • 刘建民 : 通路故事汇:栏目致辞
  • 何川 : 道可道,非常道:神经介入通路发展史
  • 方亦斌 : 名可名,非常名:聚焦神经介入通路热点难点问题
  • 讨论:立足现在,引领未来——神介通路,我们最关注的五大热点问题

雅培专题卫星会--颈道全国颈动脉狭窄规范化治疗大赛全国半决赛 (10月22日)

  • 大会主席 : 刘建民
  • 主持 : 张永巍
  • 特邀点评专家 : 高小平, 史树贵, 万杰清, 王峰, 王子亮, 郑洪波
  • 海派智囊团 : 林东, 方侃, 李轶, 刘斌, 邢鹏飞, 张永鑫, 朱悦琦
  • 带队专家 : 韩红星, 肖国栋, 徐子奇, 杨新光
  • 参赛选手 : 程鹏, 陈志斌, 高宇海, 黄石, 计仁杰, 刘永康, 朱佳佳, 邹云涛
  • 开场视频
  • 刘建民 : 开场致词
  • 张永巍 : 活动流程介绍
  • 带队专家A : 病例复盘
  • 海派智囊团 : 海派智囊团PK
  • 点评及打分
  • 带队专家B : 病例复盘
  • 海派智囊团 : 海派智囊团PK
  • 点评及打分
  • 带队专家C : 病例复盘
  • 海派智囊团 : 海派智囊团PK
  • 点评及打分
  • 带队专家D : 病例复盘
  • 海派智囊团 : 海派智囊团PK
  • 点评及打分
  • 刘建民 : 大会总结

禾木专题卫星会--俱力显神通 首届 (10月22日)

  • 主席 : 刘建民
  • 评委 : 杨鹏飞, 张永巍, 韩红星, 张利勇, 史怀璋, 王守春, 高连波, 姜长春, 郑洪波, 殷聪国, 温昌明
  • 开场及战队展示
  • 第一轮:渐入佳境—热身赛
  • 第二轮:上兵伐谋—策略赛
  • 第三轮:谁与争锋-病例
  • 颁奖

加奇专题卫星会:医工结合专场--第一部分 出血通路专题:融会贯通,曲畅致远 (10月22日)

  • 主持 : 赵振伟, 王志刚, 黄清海
  • 盖延廷 : 介入手术基础通路建立的重要性
  • 加奇工程师 : 通路导管的设计与创新
  • 汪雷 : Tethys®中间导管在临床中应用分享一
  • 姜京超 : Tethys®中间导管在临床中应用分享二
  • 张翔 : Heralder®DA远端通路导管在临床中应用分享
  • 讨论

加奇专题卫星会:医工结合专场--第二部分 出血弹簧圈专题:填之骄子 柔尾一体-JSS新品发布会 (10月22日)

  • 主持许奕、冯文峰、万杰清
  • 路华 : 前交通微小动脉瘤介入治疗中弹簧圈选择
  • 加奇工程师 : Jasper®SS的设计与创新
  • 周宇 : Jasper®SS弹簧圈的初步经验和心得
  • 朱明欣 : Jasper®SS弹簧圈的临床应用经验分享
  • JSS新品发布启动仪式

沃比专题卫星会:OCIN新国潮--篇章一 顶天:中国卒中建设领袖之崛起 (10月22日)

  • 刘建民 : 领导致辞
  • 刘冰 : 企业致辞
  • 李欣欣 : 未来领袖学院及WELC课程介绍
  • 温昌明 : 卒中领导力课程对卒中救治效率提升的价值
  • 采访者 : 李强
  • 讨论者 : 韩红星, 刘文华, 杨鹏飞, 刘永昌, 郝继恒
  • WELC圆桌讨论

沃比专题卫星会:OCIN新国潮--篇章二 立地:赏卒中全流程之大观 (10月22日)

  • 高鹏 : 卒中AI影像诊断:E-stroke赋能神经介入
  • 李子付 : 神介魂--晓声识器,洞若观火
  • 刘永昌 : 神介道--栓质有道,取之有术
  • 王力 : 神介术--高效到位,迂曲不怵
  • 郝继恒 : 神介法--同轴规范,安全有效
  • 吴培 : 神介势--瞬时解锁,从不将就
  • 倪伟 : 神介器- 柔筋傲骨,均匀致密

美敦力专题卫星会--动脉瘤栓塞峥嵘岁月 (10月22日)

  • 顾宇翔 :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动脉瘤栓塞初始我的攻坚克难
  • 李桂林 :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动脉瘤栓塞技术精益求精
  • 孙军 : “千帆历尽,不忘初心”一心为患者提供优化解决方案
  • 徐翔 : “倾情相伴,只为更好”Axium Prime使用经验分享

史赛克专题卫星会:“圆桌派”大咖辩论会--第一场: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穹窿还是Y支架? (10月22日)

  • 主席 : 刘建民, 张鸿祺
  • 刘建民, 张鸿祺 : 大会主席致辞
  • 王君, 邓剑平 : 主持人开场及讨论话题解读
  • 主持 : 王君, 管生
  • 点评 : 许奕, 顾宇翔, 万杰清, 陈光忠
  • 杜志华, 高旭 : 穹窿技术派
  • 李立, 陈儇 : Y支架派
  • 全体嘉宾 : 专家点评与讨论总结

史赛克专题卫星会:“圆桌派”大咖辩论会--第二场:成篮大赏,三维还是二维圈? (10月22日)

健适专题卫星会:敢为王者—创世纪高峰论坛--真知灼见,按迹循踪 (10月22日)

  • 主持 : 刘建民, 李天晓
  • 点评 : 蔡学礼, 彭亚, 温昌明
  • PeterSchramm : Promise临床研究的技术考量与技巧
  • 杨鹏飞 : ADAPT技术规范及单中心经验分享

健适专题卫星会:敢为王者—创世纪高峰论坛--抽吸有道,健机行适 (10月22日)

  • 主持 : 缪中荣, 刘亚杰
  • 点评 : 高连波, 郑洪波, 胡伟, 韩红星
  • Donald Frei : ACE68的单中心临床经验
  • 刘永昌 : 大血管闭塞的ADAPT技术的治疗策略
  • 李钊硕 : 困难通路下的ADAPT技术安全有效再通策略
  • 高鹏 : 远端血管闭塞的取栓策略及器械选择
  • 讨论总结

临床研究论坛--第一节 (10月22日)

  • 主持 : 李天晓, 孙军, 王继跃, 张永巍
  • 廖专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的启示
  • Craig Anderson : 国际脑卒中临床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王伊龙 :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的现状及未来
  • 赵剑飞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介绍及投稿建议
  • 杜昕 : 临床医生应如何参与临床研究
  • 议题讨论

临床研究论坛--第二节 (10月22日)

  • 主持 : 张永巍
  • 刘建民, Craig Anderson, 廖专, 赵剑飞, 杨爱平, 李兆申 : 致辞
  • LATE-MT 项目启动仪式

临床研究论坛--第三节 DIRECT-MT亚组研究成果汇报 (10月22日)

  • 主持 : 魏立平, 向欣, 廖耿, 施洪超
  • 李钊硕 : 动脉取栓术后无效再通的预测因素:DIRECT-MT亚组分析
  • 王国平 : 肾功能损伤对于动脉取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DIRECT-MT事后分析
  • 田冰 : 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的临床及影像学影响因素
  • 刘圣 : 基线ASPECT评分对于桥接治疗或直接取栓的影响
  • Johanna Ospel : 大血管闭塞中静脉溶栓、早期再通及临床预后之间的相互关系
  • 周宇 : 不同栓塞部位直接取栓与桥接治疗的对比研究

信立泰专题卫星会--椎动脉狭窄药物洗脱支架论坛 (10月22日)

  • 主持 : 顾宇翔, 高小平, 韩建峰, 洪波
  • 李子付 : 椎动脉狭窄治疗现状及问题
  • 马宁 : 症状性严重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现状、挑战与方向
  • 朱良付 : 药物洗脱支架 MAURORA临床数据解读
  • 史怀璋 : 椎开口支架置入手术规范流程和技术要点
  • 温昌明 : 椎动脉狭窄疑难病例处理体会
  • 专家讨论环节

Cordis专题卫星会--跨介新声代-神经介入学术全能挑战赛 (10月22日)

  • 主持 : 吴一娜
  • 评委 : 常明则, 高连波, 高旭, 李经伦, 王枫, 殷勤, 易婷玉, 周文胜, 张永巍
  • 导师 : 牟磊, 蒯东, 周志明, 魏立平, 张昌伟, 肖国栋
  • 刘建民 : 开场致辞
  • 韩鑫 : SWIM技术一把通取栓病历汇报
  • 提问点评+导师拉票+评分
  • 水新俊 : 非急性期椎动脉闭塞再通一例
  • 提问点评+导师拉票+评分
  • 尚贤金 : 一例复杂颈动脉狭窄病变介入治疗
  • 提问点评+导师拉票+评分
  • 庞红立 : 颈内开口钙化病变的支架治疗
  • 提问点评+导师拉票+评分
  • 黄鹞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例后循环急诊的思考
  • 提问点评+导师拉票+评分
  • 刘建民 : 总结-颁奖环节-合影

基础研究论坛--第一节 脑血管病的转化医学 (10月22日)

  • 主持 : 杨清武, 石忠松
  • 陈罡 : 出血性脑卒中的转化医学研究
  • 洪韬 : 脑脊髓血管畸形:临床和遗传学的相互启示
  • 王越 : 缺血性脑卒中的细胞疗法:从基础到转化
  • 王培 : 铁死亡在颈动脉损伤后狭窄中的作用及潜在干预策略探讨
  • 田猛 : 脑出血的脑保护:纳米材料的作用
  • 议题讨论

基础研究论坛--第二节 神经损伤及脑保护 (10月22日)

  • 主持 : 张传森, 吴涛
  • 严锋 : 自发性脑出血中神经修复的基础研究进展
  • 胡琴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线粒体代谢的改变及机制研究
  • 崔理立 : 靶向小胶质细胞防治脑神经损伤疾病
  • 周旺 : 水通道蛋白与脑水肿

赛诺神畅专题卫星会:缺血性狭窄介入--第一节 (10月22日)

  • 主持 : 刘建民, 潘速跃, 李天晓
  • 刘建民 : 开场
  • 陈康宁 : 告别神经介入的“麻木”与“习惯”
  • 万曙 : 从流行病学现状看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之紧迫
  • 张品元 : 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困境与曙光

赛诺神畅专题卫星会:缺血性狭窄介入--第二节 (10月22日)

  • 主持 : 蒯东, 韩建峰, 吴伟
  • 宋立刚 : 颅内动脉狭窄介入的方法与技巧
  • 孙瑄 : BASIS试验解读
  • 常明则 : 刚柔并济,囊扩万千
  • 魏铭 : 首次取栓后球囊扩张治疗潜在ICAS急性大血管闭塞

赛诺神畅专题卫星会:缺血性狭窄介入--第三节 (10月22日)

  • 主持 : 缪中荣, 高连波, 帅杰
  • 钱菊英 : 冠脉介入治疗经验带来的启示
  • 缪中荣 : 载药介入临床研究进展与神经毒性研究结果
  • 张勇 : NOVA临床应用结果分享
  • 高小平 : ICAS影像策略

我如何做 (10月23日)

  • 主持 : 焦德让, 王少石
  • 洪波 : 我如何做:颈动脉狭窄

神经介入新方向 (10月23日)

  • 主持 : 李明华, 赵振伟, 杨华, 王志刚
  • 刘建民 : 创伤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 Pedro Lylyk : 非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脑积水血管内治疗的初步尝试
  • Hal Rice : 神经介入机器人应用进展
  • Timo Krings : 特发性颅内高压的诊疗—多伦多经验
  • Adnan Siddiqui : 血管内功能影像技术进展

开幕式 (10月23日)

大师论坛 (10月23日)

  • 主持 : 吴中学, 陈高, 姜维喜, 蔡艺灵
  • 周良辅 : 脑动脉的预警医学
  • 葛均波 : 泛血管理论与心脑同治
  • 凌鋒 : 抉择—在神经介入中应用系统医学理念
  • 吉训明 : 临床医生的转化实践

新技术·新产品 (10月23日)

  • 主持 : 李铁林, 李宝民, 何伟文, 张天
  • 朱元军 : React 71:随芯所欲,有容乃通
  • 张磊 : 抽吸王者— Ace68单中心临床经验
  • 信怡 : 专为抽吸而生:Adapt技术对抽吸导管的设计要求
  • 吕明 : Skathi远端通路导管
  • Martin Wiesmann : 如何获取取栓的最优结果?
  • Peter Schramm : Promise临床研究的技术考量与技巧
  • 李敬伟 : 穿越火线 白驹过隙:通桥白驹颅内球囊在复杂性颅内狭窄病变的应用
  • 王冲 : 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U-track颅内支撑导管系统
  • 吕晓希 : 高生物相容性氟化物涂层DES应用前景
  • 田威 : 神经介入机器人与DSA的联合应用

前沿热点:能否跨越静脉溶栓 (10月23日)

  • 主持 : 方琪, 王国平, 束汉生, 高小平
  • Charles Majoie : MR CLEAN NO-IV研究:跨越溶栓证据不足
  • Urs Fischer : SWIFT DIRECT研究:没有理由放弃取栓前的溶栓治疗
  • Yuji Matsumaru : SKIP研究:直接取栓未证非劣
  • 资文杰 : DEVT研究:直接取栓更具优势
  • 杨鹏飞 : DIRECT-MT研究:直接取栓非劣桥接
  • Kilian Treurniet : IRIS研究: 高质量临床研究结果各不相同,我们应该怎么办?

机械取栓:值得关注的焦点 (10月23日)

  • 主持 : 刘亚杰, 韩建峰, 刘煜敏, 王守春
  • Marios-Nikos Psychogios : 远端中等血管的取栓研究:未来新方向
  • 吉训明 : 基底动脉闭塞的取栓治疗:我们还需要继续等待新证据吗?
  • 张永巍 : 超时间窗取栓:我们要做么?
  • Aquilla Turk : 抽吸取栓技术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 Demetrius Lopes : 支架取栓器械研发与理念更新

机械取栓:临床诊疗的争议 (10月23日)

  • 主持 : 李小龙, 孙军, 王继跃, 南光贤
  • Diederik Dippel : 血管再通治疗中抗栓药物的选择与应用
  • 刘丽萍 : 机械取栓后血压管理的中国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 Peter Schramm : 经桡动脉入路取栓的争议和技术要点
  • 韩如泉 : 合理选择取栓治疗的麻醉方式:目前指导临床决策的依据

神经介入基础培训论坛 2 (10月23日)

  • 主持 : 梁传声, 李永利, 王宏磊, 任军, 刘建民
  • 黄清海 : 神经介入治疗通路建立的方法及常见困难
  • 赵瑞 : 微导管、微导丝操控的基本技术
  • 汪阳 : 自膨式支架类器械操作的基本技术
  • 陈左权 : 球囊扩张类器械的选择及操作的基本技术
  • 戴冬伟 : 神经介入术中工作角度的选择及其重要性

颅内动脉瘤论坛--第一节 血流导向装置临床应用 (10月23日)

  • 主持 : 谢晓东, 张扬, 张占普, 陈锷
  • 毛国华 : FD的适应症与超适应症应用
  • 吕明 : 不同FD性能差异与临床选择
  • 周宇 : FD释放的基本技术及操作规范
  • 郭庆东 : FD释放中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 王云彦 : FD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史赛克午间卫星会 (10月23日)

  • 主持 : 刘建民, 李佑祥